MichaelPreiss筆記:美元弱勢已逆轉 - Michael Preiss

MichaelPreiss筆記:美元弱勢已逆轉 - Michael Preiss

在每張美元鈔票背面,都印上「InGodWeTrust」(我們相信上帝)這一句話。人們對上帝的信靠沒有改變,可是大家早前對美元的信心,正如美國總統喬治布殊的支持度一樣──每下愈況。
布殊距離搬出白宮的日子不遠矣,奧巴馬入主的機會越來越大,一旦成為事實,奧巴馬將會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
在共和黨的管治下,經濟被弄得一團糟,這無疑是為奧巴馬拉票,民主黨的年代看來快將展開。
金融市場的反應永遠快人一步,而美元在過去兩星期大翻身,情節之出人意表,令人聯想到1985年觸發美元崩圍的《巴拉沙協議》(PlazaAccords)、1992年的英鎊黑色星期三,以及布殊和格林斯潘於911事件後聯手質低美滙。

商品泡沫經已爆破

隨着美元走勢大逆轉,英鎊、歐元和瑞士法郎先後跌穿200日移動平均線,至於原油價格和黃金價格則失控般下跌。縱使俄羅斯與石油輸送樞紐格魯吉亞爆發衝突,也無助扭轉油價近期的跌勢。
事實上,在地緣政治風險溢價的概念下,當恐怖分子襲擊基爾庫克和巴士拉的石油設施,或者破壞分子在尼日爾三角綁架石油工人,又或美國或以色列威脅攻擊伊朗的核設施,國際油價都額外上升3至5美元不等,惟今次俄羅斯與格魯吉亞開火,卻未能明顯惠及油價。
商品泡沫經已爆破,這意味着美元可能已見底。此話何解?

油價面對死亡之吻

首先,多隻一線貨幣目前是被經濟低迷所困擾,並非通脹的魔爪。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英倫銀行行長金默文,以及澳洲、挪威、新西蘭和加拿大的央行行長,早已表明了這一點。面對多個海外大國傾向減息,美元在息差方面可望收復部份失地。
其次,油價暴挫35美元,也有利美滙。在沙地阿拉伯增加油產之際,美國對汽油和飛機用燃油的需求又減少,油價自然受壓。
過去3個月,波羅的海亁貨付運指數由11000點降至7400點,這反映中國和印度儘管削減燃油補貼,惟經濟增長開始降溫,油價正面對死亡之吻。
第三,雖然美國經濟增長敲響警號,可是聯儲局似乎無意把利率下調至2厘以下。此外,美國貿易赤字收窄,以及併購活動加快,都成為美元反彈的催化劑。
不過,面對職位流失、汽油價漲、按揭信貸風波未平息,以及股市動盪,這種種不利宏觀經濟條件,最終或將導致美國自90年代以來首次陷入消費衰退。
就算是最樂觀的分析員,也不敢一口咬定,類似貝爾斯登或IndyMac銀行的事件不會重演。目前美元反彈,並不是建基於美國經濟表現,而是反映國際間的相對經濟狀況。
嗪市調整永不會是直線般進行,近日走勢看來與投機者結算美元淡倉有莫大關係,而不是因為經濟環境出現大轉變。
最後一點,俄羅斯與格魯吉亞開戰,歐元首當其衝,美元得以再擔當資金避風港,至少目前是這樣。
這正如上世紀冷戰期間,每當前蘇聯有動作,人們在條件反射下會很自然地拋售德國馬克。

短線超買或有調整

不過,IMM數據顯示,美元經過一輪快速衝刺後呈現超買,歐元之後重返1.50美元並不令人意外。利率衍生工具走勢,預示聯儲局會在明年底之前合共加息4次,我對此感到驚訝。在銀行體系脆弱的情況下,聯儲局仍缺乏大幅加息的條件。
美元好友尚未能安心,市場仍充斥一些可能導致美元重拾跌軌的因素,包括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一旦暗示會加息、油價反彈、市場再次重提聯儲局息口未見底,或者新一波信貸風暴吹襲華爾街。此外,歐元倘挫至1.46美元,或誘發亞洲和海灣的央行減持美元儲備。
總括而言,權衡風險與收益,現階段找機會持有美元長倉值得考慮。
(本欄隔周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