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代表團在京奧爭取獎牌的美夢,隨着港乒「孖寶」之一的高禮澤昨日在男單8強止步而落空;總結香港代表團在今屆奧運會成績未如預期,當中多個賽前有機會爭取獎牌的項目皆鎩羽而歸。浸大體育系副教授雷雄德博士認為,展望4年後的倫敦奧運,以男子風帆最有機會爭牌。
香港代表團對在北京奪牌原充滿憧憬,可是羽毛球及場地單車相繼失手;其中羽毛球「雙嬌」王晨及葉姵延因不同原因在首兩圈相繼下馬,黃金寶在場地單車賽尚未達頂級水準,而風帆與乒乓球是較接近爭牌的項目。
雷雄德博士指出:「論表現及成績,其實港隊在京奧不算差,其中陳敬然在男子風帆證明有實力與任何對手對抗;黃金寶因有『亞洲車神』的稱號,賽前被傳媒吹捧,惟實力與歐洲車手比較是有一段距離,現在他能在賽事中衝得5分已經相當不錯。」
精英制無競爭力
他指出,球類因是對抗性項目,勝負要講求體能與戰術,加上競爭激烈,爭牌並不容易。「風帆在世界體壇始終是冷門項目,競爭性相對起其他項目較低,而陳敬然在今次已證明是這項目的世界級選手,而4年後的倫敦奧運,他只是29歲,只要提升大風作賽能力,提早到歐洲進行備戰,相信是香港在倫敦奧運較有條件爭取好成績的項目。」
政府在體育政策上實行精英制多年,可是所謂的精英項目,原來在大賽是沒有太大競爭力,雷博士認為有關方面是時候作出檢討。
增主流球項實力
「中國除本身乒乓球、體操及跳水等傳統強項交出好成績外,在獨木舟等冷門項目,過去實在是不入流,惟今次能取得突破。至於美國在隊際球類項目,如女足、男、女籃球及男、女排球等球類交出成績,可有效吸引公眾關注。香港的精英項目既冷門又冇成績,自然無法凝聚公眾關注,制訂體育政策的部門實在有必要作出反思。」
他建議,可將主流球類項目重新納入政府的重點項目,如能提升球類運動的實力,應可有效提升體育在社會上的凝聚力。香港代表團高層將於今日港隊最後一項比賽,男子越野單車山地賽後為港隊在今次京奧作出總結。
港隊京奧爭牌項目最後成績
《項目:乒乓球》
選手:男隊 成績:銅牌附加賽負南韓
選手:女隊 成績:銅牌附加賽負日本
選手:帖雅娜 成績:16強1:4負王楠(中國)
選手:林菱 成績:第4圈3:4負李佳薇(新加坡)
選手:柳絮飛 成績:第2圈0:4負郭躍(中國)
選手:高禮澤 成績:8強1:4負王皓(中國)
選手:李靜 成績:第4圈2:4負譚瑞午(克羅地亞)
選手:張鈺 成績:第3圈1:4負皮爾遜(瑞典)
《項目:單車場地記分賽》
選手:黃金寶 成績:第15名(5分)
選手:黃蘊瑤 成績:第15名(0分)
《項目:風帆》
選手:陳敬然 成績:第6名(84分)
選手:陳慧琪 成績:第9名(93分)
《項目:羽毛球》
選手:吳蔚 成績:首圈0:2負林丹(中國)
選手:王晨 成績:次圈1:2負紐禾爾(印度)
選手:葉姵延 成績:首圈0:2負夏琳(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