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奪面雙雄》中,兩位男主角恍如科幻小說互換面皮,但隨着法國醫生在2005年替廸諾亞(IsabelleDinoire)進行了全球首宗局部換面手術,換面技術在過去兩年再有重大進展,再有多兩名病人換了部份面皮,而英國更有醫生計劃一年內進行全球首宗整塊面皮移植手術,令科學家相信日後換面再不是甚麼大手術,將像換肝換腎那樣普遍。
全球已知的換面手術,除了廸諾亞外,還有中國人李國興,他2004年遭黑熊噬咬臉龐,面部有2/3毀容,06年在西安西京醫院進行換面手術。英國醫學期刊《刺血針》昨天(周五)披露第三宗換面手術,是在去年由法國整形醫生蘭廸耶利(LaurentLantieri)替29歲男子進行的。
很多專家原本對換面手術有很多憂慮,擔心會出現種種後遺症,例如排斥,面部肌肉僵硬、引發癌症和神經線不能連接等。但《刺血針》根據負責替兩位換面男進行手術的中、法醫生提交的報告,發現換面手術效果很好,兩人在接受新面皮後沒產生心理問題,而且能夠再度融入社會。
換面後兩年回復感覺
兩名換面男在接受面皮移植手術後,曾多次出現排斥作用,醫生成功透過藥物控制,蘭廸耶利坦言:「雖然病人要服食藥物控制排斥,但服藥數量較糖尿病人還要少。」
曾有專家擔心他們終生要受抗排斥藥物折磨,而抗排斥藥可能引發癌病,但有關問題至今沒發生過,讓科學家消除疑慮。蘭廸耶利的病人的情況非常好,他的面部神經癱瘓了超過十年,在換面後,面部神經自動跟腦部接駁,兩年內已經回復感覺,甚至可以眨眼。
隨着醫學界對換面手術後遺症疑慮漸釋,蘭廸耶利估計日後換面像換肝換腎一樣普遍,業內也蠢蠢欲試。英國皇家自由醫院手術臨床主任巴特勒(PeterButler)更打算一年內進行全球首宗整塊面皮移植手術。
美聯社/路透社/英國《泰晤士報》
個案1:首名局部換面婦長鬚根
全球首名接受換面手術的法國婦人廸諾亞(IsabelleDinoire),2005年因自殺不遂,被愛犬噬掉口鼻和下巴,令她無法進食和說話,醫生最後決定把一名腦死亡的捐贈者的面皮,包括嘴唇、肌肉、神經和血管,移植到廸諾亞面上。
由於是全球首宗,醫生仍未能掌握抗排斥作用,結果她在服食抗排斥藥物後,出現腎衰竭。不過,6個月後,廸諾亞的臉孔才感受到溫度,10個月後,她才能合上嘴巴,現在她可以做各種各樣的表情。
化妝後難察覺
41歲的廸諾亞,移植的面皮是鼻翼到下巴的三角位置,只要塗抹化妝品,外人未必看到她曾換面,令她慶幸有臉見人,但她始終感到怪怪的,認為這是他人的面皮。某天她鼻癢,竟對女兒說:「真荒謬,這不是我的鼻子。」發現下巴長出一條鬚根後,又說:「這是她的毛髮。」
澳洲《時代報》
個案2:遭熊噬臉男子可進食
李國興2004年在雲南偏遠村落遭黑熊襲擊,面部嚴重損毀,右眼下部半塊面、鼻子及上唇被噬去。醫生們06年4月在西安西京醫院替李進行換面手術,捐贈者是在交通意外中死亡的25歲青年。
可做出多種表情
醫生用了18小時接連血管和神經線,修補鼻、嘴和靜脈竇。幾個月後,李國興已可以如常進食和恢復說話能力;8個月後,他的新面皮可感受到冷和熱,可以做出多種不同表情。只不過,他的新面皮曾發生過三次排斥作用,需要用新藥來控制。
醫生其後為李國興其後進行第二階段手術,修復了面部看起來不自然的右眼和嘴角,並將臃腫的左臉削平,使臉的左右兩側基本對稱。
英國《每日電訊報》
個案3:臉部畸形漢做回常人
法國整形醫生蘭廸耶利,去年替一名面部嚴重畸形的29歲男子進行換面手術,令他終於重拾自信,有臉見人。
面部神經自行與腦接駁
該名男子患了神經纖維瘤病,臉上長了多個大腫瘤,令他的嘴巴、鼻子嚴重扭曲,連眨眼都不能,由眼到下顎都失去知覺,人人見到他的容貌,都當他是怪物。
蘭廸耶利把一個腦死亡,但仍有心跳的病人的面皮,移植到這名病人面上的下半部,手術在去年1月進行,足足用了15小時完成,令他兩頰、鼻和嘴巴再次清晰可見。
蘭廸耶利開處抗排斥藥給病人服用,效果良好,病人面部神經除了自行跟腦部接駁外,還恢復了感覺,六個月後,他還懂得眨眼和微笑,13個月後可以投入正常工作。
英國《泰晤士報》/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