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主流歌手唱了一首非主流的歌就教人驚喜,一個愛讀小說的男明星也令人喜出望外,只是說明這社會對許多人事早已劃分根深蒂固的想像。真要推動劃時代的革命,倒不是嘉許偏離常規以繼續附和原有程式,而是徹底改變基本想法,改問「為甚麼不」。
例如從事流行娛樂事業的,為甚麼不可關心社會熱愛文化藝術?又例如,美女為甚麼不可有腦?我認識很多聰明的美女,只是沒有跑去選港姐而已。
其實是想說,今屆奧運的確辦得不錯,中國舉辦世界級國際盛會頭頭是道,這些寶貴經驗若把握得宜,可開啓往後更優良的發展,這方面我傾向抱持劉翔的樂觀精神。
相比之下,自小透過電視觀看這四年一度盛事的香港觀眾如我,只能慨歎,因慣性收視養成陋習的電視台,其旁述表現為甚麼仍是那麼糟,一點也沒有進步?北京都在爭做世界首都了,香港電視台的主持水準卻仍停留在小農社會階段,這麼多年了,甚至無法提高香港電視觀眾欣賞各種體育運動的能力。明明有充足時間備戰與做功課,為甚麼看起來還是那麼不專業,那麼九唔搭八?我絕對不懷疑本地影視人物的拼搏精神,只是由衷希望他們也緊跟時代步伐,改變內涵。
為甚麼還會有人相信空洞的明星效應?從坊間的迴響看來,不耐煩的不止我和我周遭的朋友。很抱歉,如果你們就是奧運,這場演出卻是不達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