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傑短評:大師奇行耐人尋味 - 陶傑

陶傑短評:大師奇行耐人尋味 - 陶傑

鋼琴大師郎朗訪問特區,即往山頂杜莎夫人蠟像院參觀,並與其本人的蠟像擺甫士合照,遭記者提問:開幕禮的鋼琴是真彈還是錄音?答得曖昧,指「按足大會規定,有錄音,也有真彈奏。」
首先,香港有許多著名的「景點」,甚麼地方不去,為何一來就要去蠟像館?人所共知,蠟像館是一個公然造假,但造得栩栩如生的地方。郎朗可以去屠房參觀,那裏每動一刀,鮮血狂噴,都是千真萬確的,去蠟像館,在自己的蠟像旁擺甫士,有何政治諷刺含義?
奧運期間,有參與過的公眾人物,行動都必須謹慎,因為每一步都有象徵意義,如布殊總統訪問北京,必去教堂做禮拜,暗示支持中國大陸的宗教自由,郎大師專挑一個打開大門公然造假的蠟像院,記者馬上有了靈感:郎朗的行動語言,是「做人不要太MadameTussauds」,即時問他彈鋼琴是不是假的,郎朗答得玄妙,令人有想像空間。
莫非開幕禮之夜的李寧吊威吔飛天,其實是替身,或者是吊着一具由電子精密儀器遙控的蠟像機械人?
既然搞開幕式如拍電影,為求完美,林妙可頂唱是正常,那麼李寧是蠟像,有如拍戲,一個人從懸崖飛墮,拋擲假人也很正常,或觀眾席上的布殊、普京、薩科齊等,由於避免東突厥在觀眾席放炸彈或火箭空襲,各國早有默契,聘請鬼佬臨時演員化妝頂包,與中國的胡總替身坐在一起?
郎朗的蠟像之行,隱藏重大機密,大陸人個個都是政治動物,其今後兩日,如果還參觀荷李活道的古玩店、隆胸手術的美容院,即是進一步暗示開幕式之「達芬奇密碼」劇本了,全港市民宜密切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