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羽毛球、乒乓易打 瞓身揮拍<br>中年忽然運動周身傷

以為羽毛球、乒乓易打 瞓身揮拍
中年忽然運動周身傷

【本報訊】受到京奧影響,加上政府運動場地豁免收費三個月,令不少人拿起球拍舒展筋骨,較易上手的羽毛球及乒乓球更是大熱運動。有物理治療師表示,平日缺乏運動的市民,模仿運動員「瞓身」揮拍扣球,會增加運動受傷的風險,最近便有平日甚少運動的中年女士狂打兩小時羽毛球後,誘發腰椎盤突出問題。 記者:梁瑞琼

註冊物理治療師呂永恆表示,羽毛球及乒乓球都是較受歡迎的普及運動,但大多數人不會接受專業人員指導、循序漸進地打球,很容易因此受傷或觸及舊患。他指,市民若以錯誤的動作打球,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創傷,如過度用力握球拍;揮拍扣球時錯用肩、肘及腕力;錯誤的跳躍動作及轉身接球等,均可引致網球肘、足踝扭傷及膝關節損傷等。

有人誘發腰椎盤突出

呂永恆表示,最近有一名甚少運動的45歲中年女士與子女打了兩個小時羽毛球後,發現腰痛及不能久坐,且經常感到頭暈,雙腳乏力難以舉起,求診後發現她因長期缺乏運動,脊柱肌肉薄弱,打羽毛球的動作誘發了腰椎盤突出,需要接受較長時間的治療。
由於每次打球一、兩小時,揮拍抽球次數可高達數千次,若不斷重複錯誤的動作,可引致關節受傷,造成背痛、肩周炎或網球肘等。呂永恆表示曾有一名35歲男士每星期打乒乓球一次,每次約兩小時,打球期間很搏殺,不會休息,三個月後發現右手肘外側隱隱作痛,初時以為是工作疲勞,但在一次打球時,手肘外側疼痛至不能發力,求診後證實患上網球肘,治療後四星期才可以恢復運動。

握球拍過份用力,會誘發網球肘。

運動前應有足夠熱身

呂永恆稱,分析去年8月至今年7月間因打乒乓球及羽毛球受傷求診的205病人個案,發現分別有24%及35%人出現腰背肌肉受傷。另外,肩損傷、三角肌拉傷、手腕軟骨受傷、筋腱炎、俗稱網球肘的肱骨外上髁炎也是常見傷患。
他指出,近日因運動受傷求診的病人以20至40歲的女士居多,故提醒市民運動前應有足夠熱身、穿着合適的運動衣及球鞋、循序漸進地提升技術,平日可透過游泳等運動鍛煉肌肉,均可減低受傷風險。若運動時關節及肌肉出現紅腫、發熱及痛楚,便應停止運動,即時接受冰敷等治療,若痛楚持續更要盡快求診,以免令傷患惡化。

打羽毛球常見受傷動作

‧動作:過度用力握拍 傷患:網球肘、肩周炎
‧動作:扣球時過度使用肩、肘及腕力 傷患:網球肘、肩周炎
‧動作:突然強力跳躍 傷患:筋腱炎、大腿肌肉拉傷
‧動作:跳躍着地失平衡、過度深蹲再起跳 傷患:足踝損傷、膝關節損傷
‧動作:突然轉身接球 傷患:膝關節損傷
資料來源:註冊物理治療師呂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