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翔在比賽場露面了幾分鐘,光看他身上的戰衣,就知道黨和國家在他身上寄予多大的期望。他的戰衣薄如蟬翼,前面沒有接縫,背後只是窄窄的一小片,實在不像一件衣服。這戰衣是專屬設計,風阻最小,穿此戰衣可讓劉翔成績提升0.02秒。他的戰靴更輕至只有100克。
我不久前轉述過台灣的一篇報導,說劉翔是中國最重視的國寶,比熊貓更珍貴。他的食、衣、住、行都有極為特殊的待遇。有為他而設的廚房,每天向他提供特製的飲食。
更重要的是訓練。給劉翔治療的專家陳敏說,「(劉翔)腿傷是因為長期訓練所致。」他的教練孫海平說,劉翔這次受傷是六、七年前舊患,「加上他長期維持高水平訓練」所致。換句話說,為了在這次京奧奪金,劉翔一直受到不斷加強訓練的壓力,即使腳傷也得「堅持」,實在太殘酷了。
劉翔能夠拒絕這種地獄式的訓練嗎?又或者,他能夠抵受「全國十三億人民」對他期望的壓力嗎?
網上有人提到,在前天劉翔進入運動場之前,九名運動員正等待工作人員引領進場,此時劉翔突然去到玻璃門右側一扇大鐵門前,提起右腳猛力朝鐵門連踢了三腳,「咚咚咚」三聲巨響在廳內迴蕩,其他運動員都帶點驚愕表情旁觀。他這個動作,顯示他心情極為煩躁,是因為傷患還是壓力,不得而知。
我們看100米飛人保特,水神費斯,都神情輕鬆,不像中國運動員那麼面部肌肉繃緊。畢竟黨國與人民給中國運動員的期待太沉重,尤其是劉翔,他的金牌的含金量更不是其他金牌可比。
物極必反,把弓拉得過滿,弓弦就會斷。對劉翔過度的照顧、訓練、期望,等於把弓弦拉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