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手指:商品交易所呃人? - 孫柏文

金手指:商品交易所呃人? - 孫柏文

白銀嘅價錢喺對上兩個禮拜大幅下跌,相信大家都知道。如果孫柏文問大家知唔知銀價點解會咁跌,相信大家一定會答:「任何一樣嘢嘅價錢郁,都只不過反映供求關係。價錢升,一係供應少咗,一係就需求多咗,價錢跌就掉番轉。」
如果你咁樣答,我就要繼續追問:「咁點解白銀嘅價錢大跌,不過全世界想買白銀嘅人,又因為白銀短缺而買唔到?」呢個就係個謎團。一樣嘢短缺,即係市價未能反映供求,市價只需要上升,短缺就會消失。

需求增紙銀價竟跌

不過早幾個月前,我已經開始聽到喺外國銀條、銀幣嘅供應出現問題,就連已經買咗嘅人,去到打銀幣嘅地方收貨,都會面對供應商好多藉口,攞唔到貨。不過就算有以上嘅情況,銀價都居然可以由19美元一盎斯,跌到12美元,買咗白銀嘅人個個都問:「究竟搞乜嘢呀?」
當一樣嘢嘅價錢下跌,不過又同時出現短缺,唯一嘅解釋,就係短缺嘅嘢同嗰一件有「市價」嘅嘢其實係唔同,唔係同一樣嘢。以「銀價」為例,嗰個不斷在跳動嘅數目字,就係反映喺倫敦、紐約商品交易所嘅價格,因為絕大部份嘅參與者,都唔會做交收,分分鐘連條銀條都未見過,所以嗰個「銀價」其實係「紙銀價」。
咁如果喺商品交易所買賣嘅「銀」係「紙銀」。嗰啲買銀條、銀幣嘅人又買緊乜?佢哋就係買實貨,買「實銀」。

穩定溢價不再

咁「實銀」出現短缺,價錢應該上升,咁有冇升先?我只可以話,以前「實銀價」比「紙銀價」有一個非常之穩定嘅溢價,去彌補運輸等成本,溢價大約1美元一盎斯左右。到上個禮拜五,「紙銀價」去到12美元時,有啲零售點嘅「實銀價」都維持喺16美元以上。
大家唔係蠢才,都知我哋將「紙銀」當成白銀嘅原因,就係因為可以向啲喺商品交易所嘅賣家攞「實銀」貨。現在「實銀」同「紙銀」有咁大分別時,應該有好多人會進行套戥,應該將「紙銀價」推高。不過一旦攞「實銀」貨呢個動作出現問題,商品交易所嘅「紙銀」就只會變成「紙」,原本想叫大家再買「實銀」,不過現在短缺。

http://phatdat.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