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翔痛別京奧後,鳳凰衞視的「小莉看世界」播出了較早前預製的劉翔專訪,還同時播出了在劉翔退賽後即作的街頭訪問。
被訪者中有部分對劉翔的決定表示理解,一大半人則表示不能原諒,有人聲嘶力竭道,「劉翔收了那麼多廣告費,他住豪宅!他就這麼退出了,怎麼對得起我們13億個人?」也有人說,整個鳥巢就是為劉翔一個人起的,中國人就想看到劉翔在自家的鳥巢領取金牌;一位中年男士的說法則頗耐人尋味,他認為劉翔應該帶傷參賽,堅持跨完全程,哪怕是以最後一名的成績到達終點,這樣,他才能贏得尊重。
劉翔在訪問中談到了自己對金牌的看法,他說,四年前那塊金牌,是他自己想要,努力爭取的;四年後的金牌,則是大家期望他獲得的,大家想要遠遠勝過了他自己想要。
四年前的劉翔,有點像今年的菲比斯,參加奧運會只是為自己的卓越運動才華尋找展示的舞台。不幸他生在一個將運動競技與民族尊嚴國家榮辱緊扣在一起的國家,在國民眼中,他是為運動戰爭出征的僱佣兵,廣告費和豪宅都是他預支的酬勞,每個喝過伊利奶穿過Nike鞋的人都是他的債主,即使有傷患,他必須上戰場,即使有傷患,他無權做逃兵,只能戰死在沙場上,才能平衡13億個住不起豪宅的國民善妒的心。
無論劉翔將來的運動生涯如何,可以想像,背負着13億個人沉重的期望,他的飛翔不可能輕鬆,四年前那種童真稚氣無憂無慮的笑容,也不會重回他臉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