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連續幾天以頭版篇幅,去揭發京奧開幕式的種種造假,焦國標上周又問奧運開幕式的「湯裏共有幾根頭髮」?一時之間,開幕式造假成了話題。
有人認為,反正觀眾只是追求賞心悅目,一個個煙花腳印走過來,誰管它是不是電腦合成?幕後代唱配幕前漂亮小女孩,觀眾有什麼損失?郎朗事前錄音,在開幕式假裝彈琴,更可以保證彈得精彩,萬無一失。幾十億觀眾,只要看得過癮,不會理會是真是假。
這說法當然沒錯。不過極而言之,就可以如陶傑所說,由劉德華來代替劉歡站在幕前假唱,或由李雲廸作彈琴狀而播放外國鋼琴大師的錄音也無大礙了。
要追求完美,那麼最完美的自是用完美無瑕的幕後錄音來替代現場演出,畢竟即使是最熟練、最高明的演出者也會偶而失手。比如郎朗,現場演奏很難保證不會出一兩個錯音,總不及事前錄音那樣萬無一失。
但如果我們只追求完美,那麼要現場演出來做什麼。現場演出所追求的,首先是「真」,其次才是善與美。若不真,那麼我們何以不聽CD?七歲的楊沛宜的門牙不整齊,或考慮她沒有出過大場面會有點慌張,但這正好表現出她的純真與可愛。若郎朗彈了一個錯音,那又怎樣?不會聽的人聽不出來,會聽的人反而覺得那是真實演奏。而「真」是最可貴的。
假花都會做得完美無缺,而真花就總會帶點缺陷。毫無瑕疵的美人並不存在,帶點缺陷(比如臉上有顆痣)反而顯出缺陷美。為什麼有缺陷而美?因為真實。不真實,再美也欠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