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圍股市走勢雖仍未明朗,但沒有甚麼太壞的消息下,港股續被沽售,市底明顯偏弱。以目前好消息彈不起、壞消息借勢插的情況下,雖然恒指看似在21000點找到一點支持,但只要外圍一兩日走低,恒指要裂口試穿21000點並不是難事,因此,目前所謂的技術大位支持不大可靠,暫仍宜靜觀其變。
不少投資者都摸不着頭腦,即使A股及美股下跌,對港股的心理層面影響較大,而論估值,港股跌至現水平已屆頗吸引的水平,但明顯所見港股的跌幅比外圍大。究其原因,仍是資金流向及信心的問題。
美股暫時已廢了半臂,即使上升也只可視為技術性反彈,因此暫時市場焦點會在亞洲的資金流向。說到底,幾便宜的股票沒有錢炒,都可以再便宜,相反估值偏高的股票,有資金支持仍可高處未算高。現在的環球投資市場,明顯是水緊,因此資金要炒也很小心。一直以來,市場對亞洲股市都是看高一線,主因是即使美國經濟放緩影響區內出口,最低限度也有一個內需打底。不過,這是從一個基本因素面出發,如從資金流向面卻是另一回事。
中國股市具指導性
亞洲股市以中國為馬首是瞻,雖不是開放市場,但它卻有一定的指導性。正如上周所言,目前中國市場面對資金流出的可能,如中國也遭撤資,以其他市場的經濟狀況,影響會更大。不過,我估計按目前的形勢,影響仍屬較短期,主因是歐、美、日三大經濟體系暫不能寄予厚望,中國即使面對經濟放緩的風險,但相對上仍跑贏,因此即使資金撤出中國仍是有限度的撤出。唯一是擔心資金撤出造成的心理影響,成為一些投機大戶左右區內股市的藉口而已。
投資市場大牛市時,一個市場輸錢,資金可流到第二個市場賺回利潤,因而出現資金換馬輪流炒不同市場的情況。然而,在大調整市中,一個市場投資失利,資金一定會在第二個市場班師回朝以盡量減低損失,形成了一個骨牌效應。所以之前已提過,商品市場不可跌得太急,否則環球股市會受打擊,現在股市越走越低,資金為了保存實力,其他有錢賺的貨底都會沽貨先行套利,這正解釋了近日強勢股也遭拋售的原因。
持垃圾股宜忍痛止蝕
大市跌到此水平,投資者不止蝕,又怕越蝕越多,走了貨,又怕隨時挾上。我認為大家手上如果是實力股,現水平也無謂追沽。如果是垃圾股,仍建議忍痛沽貨保留實力,因為大市反彈,仍是龍頭股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