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錫福vs內聯陞 - 黃偉文

盛錫福vs內聯陞 - 黃偉文

甚麼人都來了北京!
包括我這種閒雜人等。
看不成奧運開幕的翌日,在前美國大使館改建的餐廳午飯,竟重遇18年沒見的舊相識(18年前也不算熟,所以不以「朋友」稱呼),他第一句話「記唔記得我?」,第二句問「你做乜嚟北京?」,全部不等我答,第三句便直入正題「講個秘密你聽……」,以內幕消息的口脗告訴我8月8號晚鳥巢內不為TV觀眾所見的秘密。(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其實唔」,第二個是:「你話呢」,第三句說話的真相是,據他自己後來忍唔住爆響口,其實他本人也無得入場,是他的客戶睇完八畀他聽的。)

我禮貌上要交交戲「乜嘢秘密呀?」其實唔多想知。
「嗱嗱嗱,你應承我一定唔可以講畀人聽……」他掛着個推銷秘方三鞭酒的鬼馬笑容,千叮萬囑「……專欄亦唔可以寫出嚟。」一如往常,我都未應承或唔應承,他便自顧自說下去。
(降低聲量):「其實呢……噚晚呢……場內呢……有五十六個人中暑呀!」
超!
對不起,我真的忍不住,大庭廣眾不顧禮儀大聲「超」了出來。
我也抵死,繼北京摸門釘事件後,24小時內第二次畀機會別人讓我看起來很蠢,在「懶秘密」的城市,參與「懶秘密」的盛事,遇上很多「懶秘密」的人……到頭來甚麼都是得個「超」字。
那些「BestKeptSecrets」,其實最好不要這樣自稱或被稱,因為總是更易令人失望,正如真正星級的人物,不會容許「星級XXX」的自稱或被稱,要介紹自己做「星級XXX」的一定星極有限。
北京的「BestKeptSecrets」,我5月來的時候揭了好幾個,都沒有很大的「名不虛傳」感,反而今次被困BJ,焗住度假時發現了幾個沒有「懶秘密」的有趣地方,倒是意外之得。

最早和北京傳統布鞋廠crossover的,竟然是十年前的玲姐?
CommedesGarcons08A/W

盛錫福vs鳥巢TruckerCap

時尚購物指南很少推薦你去,我偏覺得很有fashion潛質,這是個為中共領導人造帽造了幾十年的老舖,開在王府井大街的龍頭地段,門面驟眼看也大紅大綠很符合八十年代大陸的鄉土流行,上一層樓卻有紮紮實實的絨毛闊邊帽,黑的灰的啡的基本色基本上不會出事,幾十年功力的形狀比例也拿揑得很好,三幾百元的日本二線三腳貓根本做不到這樣的水準,無謂去竹下通買神不在形也不似的平貨,回祖國買不輸歐美的「更平貨」吧,混在Dior、Prada裏面不會被人發現了是中國製造的,被發現了只會更有型「呀,這個牌子未見過,『盛錫福』呢」,你就可以得戚地告訴人這是在北京買的,幾十蚊人仔唧!(盛錫福:北京王府井大街韶九胡同19號)
由最「傳統」走到最「潮」的國產帽子,只需幾步路,附近的新型shoppingmall二樓舖仔有此本土設計的streetfashion,「I囗中國」字樣不是重點,重點是有個足以博君一粲的賣點還不收手,力臻完美到cap帽陽擋的部份還特地加裝呼應鳥巢設計的金屬裝飾,單為那份心機及幻想良朋共聚時戴出來的爆笑效果,178人民幣抵畀啦!

盛錫福店內,我推薦第二行那些手塚治虫式畫家帽。

潮得嚟娘,娘得嚟可愛。

內聯陞vs假Visvim

Fromheadtotoe,由頭講到腳,也是古今的對照。
另一個遊客指南有而時裝雜誌沒有的品牌,內聯陞是中式布鞋專家,從宣傳刊物偷來的形容是「從前北京人都渴望一生人能擁有一雙」,大概相等於100年前的Manolo,Nike或者Visvim吧。內聯陞的布鞋,我見過,不過不是在原產地而是日本,七、八年前在南青山CommedesGarcons總壇見過玲姐自北京買了一批回來,在原來的商標隔鄰釘了個自己的label上去,無端端成了doublebrand身價十倍,應該不是法定的crossover。記住記住記住這個牌子到今天,卒之可以在古都某胡同外的特約店一次過看了三十款,原本是有點期望的,失望大概是我的問題不是它的問題,各民族傳統鞋子相繼被襯以當代時裝搬上國際舞台,我慣性以為百年老號總要有緊貼潮流的產品進化,回心再想一想,能那麼死硬地「一本通書」,其實都是幾型的。
那麼最能代表當代大陸造鞋業的是甚麼牌子?
竟然是Visvim,假Visvim。
最潮地區鼓樓東大街竟有十多家小店有Christo拖鞋型號出售,以我所知從未出版的金色、銀色、粉藍、粉紅甚至MastermindJapan的骷髏頭都有,真好想像力,其中一店售貨員推銷時confirm了我的懷疑:「是本地造的,價錢是原廠的十分一喔」。我倒是更奇怪:為甚麼在中國從未有專門店也沒大型宣傳的品牌居然能紅到有A貨的程度?也保留一個對新一代中國人的樂觀想法:給他們買真貨的機會,他們未必肯揀老翻。
北京加油!中國加油!

今次來京最開心一刻,竟然給我買到Nike為奧運中國武術隊設計的高科技物料有swoosh唐裝短打。本來也有褲的,但全套之後不知穿甚麼鞋才襯,所以只半變身。此時想起如果有雙Hi-tech版的內聯陞就好了。

內聯陞的招牌貨,但其實是招牌,不是貨,這對皇帝鞋是displayonly,非賣品。那些繡花鞋及功夫低V鞋才是主打貨。

甚麼色都有的VisvimChristo,我懷疑窗囗內那隻Bearbrick也是假的。

三里屯Villagevs南鑼鼓巷

說加油倒是證明了很加油,無數「出盡力」趕在奧運前開幕的摩登建築中,我這天逛的「三里屯Village」是其中一座,外貌之偉內容之博連見識過世界大mall的專業shopper也無可挑剔,但「加油」又未必等如「爭氣」。
爭氣的是新興年輕潮人區「南鑼鼓巷」。
我一逛就知感覺對了,很像很像東京裏原宿至澀谷的一段「遊步道」,又青春又廉價又有創意,剛巧都是化「不准駛入」的舊民居為土炮波希米亞的溫床,太高級太成熟太好品味都要出局的有趣地方。
忽然感慨,有朝一日我將變成老嘢,無論如何努力包容也無法真心接受某些「新潮」東西是順眼的;卻又很慶幸,今天我仍禁不住為「南鑼鼓巷」而興奮!

三里屯Village,新淨齊全而無乜感覺。

像不像中式化了的原宿「遊步道」?

東大街潮到我忍不住拍下的北京潮人樣版,有水準啊。

鼓樓東大街的怪店怪店名,說不定決定了下一代北京潮語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