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煙花的實況轉播揭發並非「現場實況」(Live)而是電腦合成,開幕小女孩演唱《歌唱祖國》又揭發是幕後代唱,開幕式造假的新聞一樁樁曝光。德國傳媒形容開幕式造假就像是在湯裏發現了頭髮,上周五本報刊出焦國標文章,總括湯裏的頭髮有七根。《華爾街日報》又揭露,開幕式中一群身穿中國各種少數民族服飾的孩子,簇擁一面巨大國旗進入會場,但其實這群孩子全部都是漢族兒童。湯裏又多了一根頭髮,至今共八根矣。
八根頭髮中,最受國際社會質疑的,是造假代唱一事。這件事由奧運音樂總監陳其鋼在北京人民廣播電台講出來,顯得理所當然:幕後代唱的七歲小朋友楊沛宜沒有被選上是因為形象,這樣做是考慮國家利益,尤其是中央政治局的領導給我們提了意見。言下之意,假唱完全是符合國家利益、領導人意見的無可爭議之事。然而據一般人的理解,代唱在電影、電視劇中固然是常事,但在現場演出中則屬作弊行為。即使在中國,據國務院第439號令《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第29條規定:「演員不得以假唱欺騙觀眾,演出舉辦單位不得組織演員假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為假唱提供條件」。因此,假唱在中國也是違法行為。但為了「國家利益」,在領導人指示下的違法似乎也有了正當性。
開幕式的造假代唱,在大陸除了網民質疑之外,公開的媒體全不觸及。香港傳媒也不當作是甚麼了不得的事,甚至有人認為只要能提供完美的視聽享受,是否代唱無關宏旨。然而在西方,從《紐約時報》到地方報紙,都把這次的造假代唱列為大醜聞,放在頭版報道。許多報道更把這次愚弄四十億觀眾的造假,與中國的假產品、假名牌、劣商品聯在一起,認為這件事反映了中國是一個崛起的造假大國。開幕造假對中國形象造成的損害,奪取多少金牌也補不回來。
造假代唱事件最讓人們感慨的,有以下幾點:
一是作為開幕式總設計師的張藝謀,在代唱未揭發前,接受北京電視台訪問時說,對整場演出,他最感動的是小女孩《歌唱祖國》那一節。他明知道這小女孩不是真的唱,而居然把假的當真的「感動」,他本人有真的感情嗎?還是早已真假不分了?
二是為甚麼在天真的孩子身上造假?用孩子的純真來感動觀眾,卻原來是欺騙觀眾。這種行徑對全中國孩子們的心靈造成甚麼影響?父母、師長都教導孩子要誠實,但偏要他們來串演假戲,讓孩子們從小就接受一個謊言的世界。而孩子所代表的,卻是中國的未來。
三是對造假代唱用上「國家利益」的藉口。甚麼是國家利益?為甚麼由一個聲音甜美、樣貌可愛而僅僅因為牙齒有欠齊整的女孩站出來演唱就不符合國家利益?是這個女孩的外貌有問題,還是國家利益有問題?有內地網站揭露,假唱的林妙可,拍過一連串的廣告,她能走上台是因為背後有廣告商的公關在發功。所以,所謂國家利益,事實上只是政商界人士謀求個人利益的遮羞布而已。
四是從這件事,可以看到,在可見將來,中國怕很難建立一個人對人有起碼信任的社會了。當政府帶頭造假,一切都難以相信了,社會難免在爾虞我詐中沉淪。
比如說,這次在女子體操團體賽奪金的隊員中三個都剛滿16歲,正好達到奧運的參賽資格。其中何可欣,去年11月中國官方媒體報道她是13歲,現在中國拿出她的護照已足16歲。國際奧委會當然要承認中國官方的年齡文件,但有了「國家利益」的說法,就難免使人們懷疑:她的年齡也會服從國家利益嗎?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