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署重建斥300萬種16萬棵植物<br>葵涌邨變城市綠洲

房署重建斥300萬種16萬棵植物
葵涌邨變城市綠洲

【本報訊】香港這個石屎森林,終於多一個「綠洲」。房屋署斥資300萬元,在重建後的葵涌邨種了16萬棵植物,令該邨搖身一變成為「城市綠洲」。房署表示,日後落成的屋邨也會種植大量花草樹木,讓居民活得更健康。 記者:馮永堅

葵涌邨在60年代興建,當時並未有綠化考慮,因此邨內四周都是「光禿禿」,只有數十棵樹木。至90年代,屋邨因老化而重建,分八期進行,最後一期今年4月完成,是房署最大型重建計劃。

綠化後
葵涌邨行人通道兩旁種了葵樹,居民可享清新空氣。 司徒世華攝

房署總建築師鄭溫綺蓮表示,葵涌邨行人通道加建上蓋,落雨時居民外出也不會濕身。

休憩空間富中國特色

港人日漸注重健康,房署建屋時也要滲入健康元素。房署總建築師鄭溫綺蓮表示,規劃重建時着重綠化概念,全邨除保留超過100棵大樹,還栽種了細葉橄仁、桂花、玉棠春及水石榕等16萬棵新植物,綠化比例佔屋邨面積30%,是全港最多樹木的屋邨,可說是「城市綠洲」。
鄭溫綺蓮指,邨內有四個主要公共空間讓居民休憩,都利用當代中國的竹物為主題花園,造出有中國特色的休憩空間。此外,邨內行人道兩旁也種滿葵樹,居民出入時可呼吸清新空氣。
除了大量綠化,房署建樓時也照顧居民的日常生活。她說,葵涌邨有21座樓宇,樓與樓之間都加建玻璃或通透鋁片造成的上蓋,落雨時居民外出也不會濕身,「居民唔使好天曬落雨淋,好天仲可以遮吓太陽。」為方便居民出入,房署正於第五期興建升降機塔,最快本月底完工,屆時居民可利用升降機經大窩口邨往返大窩口地鐵站及葵涌邨,毋須像現時般靠小巴或巴士接駁到地鐵站。

日後建屋邨着重綠化

葵涌邨三、四及五期早前獲今年「優質建築大獎」住宅類別優異獎,房署最近進行的住戶調查顯示,84%受訪者滿意葵涌邨設計及大量綠化,鄭溫綺蓮稱,日後落成的屋邨,也會參照葵涌邨般種植大量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