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星期二本欄寫「讀者講拆哪」,有一位讀者周先生來電郵回應。讀者周不同意朱小姐嘅講法。讀者周云:「『支那』是譯音,原無貶義。民初林紓譯大仲馬《茶花女》,一紙風行,上海報章報導其盛,便曾有一句『可憐一卷茶花女,斷盡支那蕩子腸』之標題。康有為次女康同璧獨訪印度,登上大吉嶺時賦詩一首,其中一句為『我是支那第一人』。『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特別安排接見康女士,引述詩句,讚康為女中豪傑。可見若『支那』有貶義,乃近人之『受歧視情意結作怪耳』。」
不知其他讀者同意否?
賓架P在酒會中誤認馮京作馬凉,稱呼滿頭白髮之社長M為羅拔C,後來發覺出錯,連忙道歉,罰自己請食餐飯,搵埋白頭羅拔與左丁山一齊,到占美廚房。賓架P在此有長枱,馬主C亦然,佢哋兩張枱剛好為鄰,來此見面唔使預約。社長M與羅拔各自白頭,坦白啲講,羅拔C嘅頭髮白得更徹底,更可愛,現在已有真的處長上班去了,疑似處長羅拔C似乎鬆了口氣,笑容更燦爛。
呢個時候,話題離不開選舉與奧運。選舉咁政治,不談也罷,只談京奧。左丁山問佢哋:「有報紙特登訪問觀眾話馬術好悶,你哋認為如何?」羅拔C話:「馬術其實講究人馬合一,有人睇,有馬睇,唔算悶。我以前到過現場睇跳水,咪仲悶,對眼離開運動員半秒,佢已經跳咗落水,我乜都睇唔到,只識拍掌,即使係金睛火眼吼到實,都只係睇到運動員嘅人影與水花而已,你話悶唔悶?」
賓架P係射擊發燒友,本想上京睇射擊比賽,但佢諗真啲,現場睇別人射擊一味見到運動員揸住枝槍,木無表情地向目標瞄準,觀眾悶到暈,睇電視直播,反而可同時見到中靶畫面,於是留港不上京。好多體育項目都係睇電視轉播好過在現場嘅,不過球類、游泳、田徑等等就在現場更興奮。左丁山睇咗幾晚馬術,愈睇愈過癮,全世界超級馬術選手雲集香港競技,乃空前絕後之舉,可一不可再,蓋茨,楊致遠都趕住入場,因為呢兩位科技大亨知道睇馬術一啲都唔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