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國際油價狂升,不斷蠶食航空公司盈利,正當不少航企大幅削減航班以減少虧損,上半年蝕6.63億元的國泰航空(293)卻堅持維持現有網絡及服務,只調撥航線。國泰行政總裁湯彥麟強調,當市場需求大幅滑落,收入不足以支撐成本時,才會另想辦法;他個人經歷過公司98年大裁員一役,不想歷史重演。 記者:高淑嫻
湯彥麟去年7月升任國泰行政總裁,當時國際油價企於每桶70美元以上,觀乎油價今年7月創出145.29美元的歷史新高,一年累計升幅高達一倍。
湯:需求收入前景仍佳
可以想像,他過去一年不斷周旋在油魔、燃油附加費及客量增長數據之間,希望帶領國泰走出98年金融風暴以及03年沙士之後的另一個困境。
湯彥麟坦言,「航空公司通常於18個月前制訂今日的運力計劃,此舉恍如駕駛坦克車,未必可以即時轉彎。」加上公司陸續接收新飛機,需求與收入前景仍然理想,暫時只需要調撥運力,故公司於較早前宣佈,未來兩個月起削減北美航班,增加澳洲航班,加強中東和歐洲的運力。
滙價強勢 澳航線有利可圖
他解釋,燃油成本高企,最影響長途機的賺錢能力,澳洲不算長途,加上市場需求殷切,澳元強勢,反而有利可圖;中東市場受惠於財富效應,需求有增無減;至於歐元處於強勢,加強歐洲運力有助國泰賺取更多歐元收入。
他指出,國泰是網絡強的航空公司,若然砍掉一條航線,可能影響到另一條接駁航線,產生連鎖效應,適得其反。
國泰預算今年運力增加13%,湯氏強調,國泰不是懼怕受到社會壓力而維持現有運力增長的安排,他相信市民會明白國泰的處境,「我們會做我們應該做的,如果收入前景轉差,我們會有不同的計劃,但現在收入強勁,不用大幅削減運力。」
今年運力料增13%
國泰全球現有2萬名員工,一提到虧損、減航班,自然令人聯想到裁員。國泰經歷金融風暴,曾於98年數度裁員,共裁減一成員工,全球涉及過千人。舊事重提,湯彥麟仍然感觸,「我在國泰工作30年,很多同事都是朋友,當然不希望歷史重演,想把整個團隊留下來(keeptheteamtogether)」。不過,他強調,「無人可以百分百有工作保證,包括我自己。That'slife(這就是人生)!」並表示國泰目前沒有裁員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