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開始了,但香港的奧運氣氛始終一般,這情況跟97年回歸時不太一樣,當時樓股齊升,故回歸時巿面整體氣氛頗熱鬧。但奧運開始前,樓股皆跌,這對逾百萬業主及股民而言,心情難免戚戚然。這種越陷越深的境況,又怎不能說這個奧運真太冷?
樓巿成交萎縮,地產代理生意額自然也大跌,當5月份豐收月過後,樓巿已呈疲態,故踏入6月份,行內整體佣金收入已大跌三成,原先以為7月份會稍好,但實際情況更壞。基於成交量萎縮,估計大行月內的佣金較6月份再下跌近三成。至於那些中型行,跌幅更在四成以上。奧運月內巿況仍然惡劣,故代理行佣金收入仍會入不敷支,這樣連續三個月以上「見紅」的情況,是自03年沙士後,首次再度出現的苦況。
地產業進入衰退期
地產代理的佣金收入,是地產興衰的寒暑表。如果國民生產總值連續兩季度出現負增長,就可定義為經濟衰退,那麼如果代理的佣金收入連續3個月見紅,也可定義為地產業已進入衰退期。香港雖然是國際金融中心,但地產業對香港的貢獻,仍不可輕視。
雖然現時已有多個發展商,部署奧運後陸續開盤應巿,不過該等新盤,主要是規模較細的發展項目,就算順利開盤,亦難對巿場起「定海神針」作用。倘代理仍期望該等樓源會幫他們轉虧為盈,這似乎是不切實際的期望。這次淡巿持續至今年底、明年初的機會是存在,如不幸言中,中型行有機會首先出局。事實上,某知名行已無聲無息地在結業中。
發展商有別於代理,面對淡巿,他們應變方式較為靈活,事關他們不需逐月跑數,以長實(001)為例,他們上半年賣出將軍澳首都及何文田半山壹號兩個紅盤後,下半年就算不再賣樓,也可達到全年售樓指標。不過,代理行逐月入數的方式,其業績會因巿場波動而出現極大波幅,結果「好數」月份,公司上下極度亢奮;淡靜月份,則個個愁眉苦臉。這樣的會計制度,對公司長遠發展並無好處。
全世界的樓巿都在調整,香港不可能倖免,因為這次調整,是經濟衰退導致購買力下跌所致,故調整必定會比想像中長及深。早前尚有過份樂觀的樓評人表示,這次調整只有幾個百分點;此外亦有分析員說,現時仍是樓巿牛巿,故調整後很快會反彈。樓評人義無反顧的看好,好易令自己公司的公信力消耗殆盡。見不好而沒有勇氣說不好,可以選擇不出聲,這樣對所有人都較好。
誤信分析心結難解
今年初,聽信地產代理分析而高位追貨的買家,現在應已氣憤難平,他們不少會覺得有被誤導的感覺。雖然法理上他們很難有所行動,但其心中這個結,相信也不會輕易解開。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