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服毒」 - 李碧華

天天「服毒」 - 李碧華

即棄的礦泉水蒸餾水或瓶裝飲料膠瓶,有人會循環使用,盛載飲用水,以為環保?原來一不小心,開水仍未涼掉,40℃左右的溫水已可在膠瓶中起化學作用,釋放致癌物質。若在戶外或日曬車廂中,更危險。
即棄木筷子,以為夠衞生了?但因它們在製造過程中,普遍使用食品添加劑亞硫酸鹽,其殘留化學物對人體健康有影響。香港天氣潮濕,筷子的縫隙易生霉菌,出現黑斑點,可致嘔吐、腹瀉。
還有,我們經常把發泡膠或塑膠盒裝食物,放入微波爐內翻熱,物料中的聚丙烯、聚苯乙烯,會因太過高溫而熔化,更甚者釋出有毒物質,易患不孕、癌症。
以上發明,本來為了方便,既節省時間、精神、金錢,又不必清潔。即用即棄,投入其他項目,工作或娛樂或倒頭大睡─誰知乃噩夢開始。那是說,我們省下來的時間、精神、金錢,得耗在大大小小的病痛上。
近年調查報告,市民健康日差,免疫力下降,食物敏感後遺症匪夷所思。食物當然一天比一天毒,但盛器亦不遑多讓,急起直追。
當大家慣性叮熱杯麵飯盒點心,使用木筷,再喝幾口擱在車頭好一陣的飲品,已在中毒中。可能一時半刻沒發覺,天天「服毒」,某日不支倒地,還一臉茫然。港聞版給起題:「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