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港股走勢依然疲弱,但筆者亦未預期恒生指數一下子跌穿21000點水平。美股上升對港股支持作用不大,相反,內地股市下跌則加大港股跌勢,反映投資者進一步欠缺信心。
中移動(941)跌穿100元的重大心理關口,股價跌勢加劇,直接拖低恒指表現,港交所(388)亦失守100元,不過,其股價暫未出現中移動的下挫場面,但大家不要因此認為港交所股價已有支持而急於撈底,在大市交投未有回升迹象之前,股價下跌機會仍大,加上港交所缺乏其他具吸引的新產品及業務開拓收入來源,現價吸納價值仍低。筆者上周建議趁大市反彈沽出港交所,只惜大市未見反彈而其股價已保不住「紅底股」地位,若未有及時沽出者,暫亦不必於100元以下水平套現,大市於本月內料有反彈機會,屆時再伺機於105元之上水平套現。
其實,除了中移動及港交所表現不濟之外,港股於上周三開始出現明顯改變,一直表現優於大市的內地銀行股、滙控(005)和中國人壽(2628)等已見沽壓,而近期調整幅度較小的本地地產股亦已有迹象成為新一輪的沽售對象。由於這些均為主要指數成份股,對恒指造成較大的拖累。
現水平仍可沽藍籌
筆者上周建議大家趁恒指反彈至22800至23000點沽售上述強勢股,只惜指數未出現反彈,這些股份已紛紛成為套現對象。這清楚顯示不少股份已過份被拋售,基金大戶要沽貨套現或套利,也轉向較強勢的股份出手,此舉至低限度可鎖定利潤,又或減少虧損程度,這是極其合理的動作。因此,在策略上仍應維持不變,滙控及本地藍籌地產股調整尚屬輕微,現水平仍可趁機套現。相反,內地銀行股在過去兩三個交易天已調整超過一成,其實,市場早前對其上半年盈利預喜的消息過份樂觀,筆者認為內地銀行股下半年業績並不如上半年,而目前股價調整有助減輕業績公佈後的調整壓力,預期股價仍有下跌約5%的空間,屆時應是吸納機會,以建設銀行(939)、招商銀行(3968)及工商銀行(1398)較可取。高位未及時沽貨及中長線投資者,現水平宜持有。
另一強勢股中國人壽(2628)本應調整未完,惟平安保險(2318)業績優於預期,尤其在人壽保險業務上半年盈利潤增長38%,減輕中國人壽股價進一步調整壓力,該股仍為筆者首選的保險股。
熊麗萍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筆者持有招商銀行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