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第二季經濟增長幅度只錄得4.2%,是03年第4季以來最低增幅(當年爆發「沙士」),亦較市場預期的5.7%為低,主要受出口和私人消費開支增速減緩所致。不過政府仍維持全年經濟增長4至5%不變,全年通脹預期則由3.4%調升至4.2%。 記者:周燕芬
政府經濟顧問郭國全指出,滙率及商品價格波動影響下半年經濟增長,雖然預算案及特首於7月份提出的紓困措施,效果可於下半年顯現,紓緩通脹壓力,但預期本港下半年將面對經濟放緩及高通脹局面。
調升全年通脹預測至4.2%
政府統計處公佈,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長4.2%至4041.41億元,並上調今年首季的經濟增長數字,由原來的7.1%調升至7.3%,即第二季增幅較首季顯著減少3.1個百分點。綜合上半年的經濟增長為5.75%,按政府維持全年經濟增長4至5%計算,相當於下半年的經濟增長介乎2.25至4.25%水平。
郭國全昨表示,全球經濟放緩進一步影響香港及周邊地區,全球金融市場又波動,商品價格高企,令香港經濟經歷了長時間快速擴張後,於第二季開始放緩。
政府首席經濟主任歐錫熊指出,第二季本港經濟有四大關注點,首先是環球經濟轉差,影響至包括香港在內的亞洲區經濟表現,令本港第二季只錄得溫和增長。此外,受外圍影響的本港商品、服務出口及消費開支均增長減慢,但營商信心維持正面,其中機器電腦軟件維持6.5%增幅。勞工市場方面則仍然穩健,失業率維持在低水平。不過另一焦點是通脹繼續上升。
出口方面,他指出,受外圍環境較差影響,本港第二季增幅較首季收縮了3.9個百分點至4.4%;同樣受外圍金融市場影響,包括本港的金融服務在內的服務輸出只有單位數字的7.1%增長。至於私人消費開支增幅,亦較首季大幅收縮4.8個百分點至3.1%,主要因為環球經濟前景差,股市下滑,通脹上升,均打擊消費意欲,減慢消費開支增長。
受累出口及消費放緩
展望下半年,郭國全預計,香港仍然面對嚴峻的外圍經濟環境,亞洲繼續面對高通脹的困擾,而內地宏調令經濟結構調整,均影響香港經濟表現,預期本港只以溫和速度擴張;由於上半年錄得近5.8%的較快增幅,因此繼續維持全年4至5%增長預測不變。
通脹方面,他指出,雖然近期外圍食品及商品價格略有回落,但仍處高位,加上香港經濟高速擴張後,內部通脹壓力存在,以及私人租金調升;幸好政府連番推出財政措施,加上美元反彈,均對紓緩通脹有好處。
港第二季經濟表現
本地生產總值金額:4041.41億元 變動:+4.2%
整體貨物出口金額:7087.42億元 變動:+4.4%
貨物進口金額:7707.62億元 變動:+4.9%
私人消費開支金額:2576.59億元 變動:+3.1%
服務輸出金額:1652.24億元 變動:+7.1%
服務輸入金額:834.06億元 變動:+2.6%
政府消費開支金額:331.76億元 變動:+3.5%
通脹金額:不適用 變動:+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