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屆北京奧運會開幕典禮場面壯觀,中國隊在多項賽事中發揮了高水準,在獎牌榜上收穫豐富。在體育場館上,參賽健兒渾身解數力求爭取好成績,場內的啦啦隊亦落力地為自己的隊伍打氣,氣氛熱熱鬧鬧。不過,在中港兩地股票市場上,表現則差強人意,深滬主要指數繼續向下尋底,中資股亦遭機構性投資者輪流洗倉,嚇得散戶心慌慌。
國家統計局上周公佈了一連串最新的經濟數據,7月份生產物價指數(PPI)較去年同期上升10%,遠超巿場預期介乎9%至9.5%的升幅,主要受油價、煤價及其他原材料大幅上升所致。雖然居民消費物價指數(CPI)連續3個月下跌,7月份的升幅較巿場預期為低,只有6.3%,但巿場憂慮生產物價指數屢創高位最終會令消費物價指數重新拉高,對通脹構成疑慮。筆者認為,生產物價指數上升對下降中的居民消費物價指數影響不大,因為在出口增長大幅放緩及中國內部消費意欲有下降趨勢的情況下,企業難於將成本上升轉嫁至消費者;加上7月份食品價格升幅進一步放緩及CPI的基數於去年8月份後已大幅提升,下半年的CPI有望保持回落趨勢,第4季大有機會回落至5%以下。
筆者反而最擔心的是成本上升將蠶食企業的盈利,下半年企業盈利前景有暗湧。另一方面,美元兌各種主要貨幣大幅上升,人民幣近期走勢回軟,均影響機構性投資者對中資股前景的看法,不少外資證券行亦把中資股的估值向下調,觸發基金經理於過去兩周積極減持中資股。航運、地產及資源股為首批沽售對象,上周初則輪到中移動(941),最後便是強勢板塊中資銀行股。
不過,中資股經過一輪急挫後,不利因素已反映在股價身上,估值亦已回落至吸引水平。嚴重超賣的資源股及航運股率先出現強力的反彈,筆者認為,中資股被洗倉的行動已初步完成,港股是否再向下尋底,將視乎機構性投資者的沽售行動會否伸延至滙控(005)及本地地產股。基於外圍股巿表現並不太差,筆者預期恒指在7月的低位附近約20900/21000點會有不俗支持;若失守該支持,將考驗今年3月份的低位20573點。然而,投資者入巿的興趣不大,即使大巿有反彈,力度也很有限,10日線(約21866點)及20日線(約22246點)已形成強大的阻力水平。
工銀亞洲防守力強
工銀亞洲(349)08年度中期盈利9.16億元,較07年同期增長27%,勝巿場預期。上半年已再就結構投資工具增加減值,整體減值覆蓋率已達約82%,目前SIV資產只剩下不足800萬美元,相關風險已不高。08年度預期PE約12倍,預計息率約5厘,防守力強,可在18.00元附近吸納,目標20.00元,止蝕17.20元。
姚浩然 時富資產管理聯席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