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沙與奧運 - 盧峯

故鄉的沙與奧運 - 盧峯

只差一點點,我的老家──廣東省陽江就可以藉今次北京奧運揚名。
當大家在電視上看奧運沙灘排球賽時,大部份人的目光恐怕都會放在穿比堅尼的女運動員身上,對那些鋪在地上的細沙視而不見,更不會管它們從甚麼地方來。
可原來這些沙灘排球的沙來頭並不小。主辦當局進行了幾輪的遴選檢定選定了三個地方的沙礦、沙灘的沙作最後甄選,並將樣本送交國際排聯設在加拿大的實驗室進行精細檢測。這三個地方包括海南省的儋州市、海南省的東方市和廣東省陽江市。要是陽江市的沙被選中,我的老家就可以在奧運中大大露臉。只可惜主辦當局及國際排聯選中的是海南省東方市的沙子。
對故鄉的沙子我是有印象的。七十年代末還是小孩的時候,我曾在故鄉的沙灘上東奔西跑,享受難得的自由自在。
為甚麼說是難得的自由自在呢?那個年頭中國還未開放,遠離珠江三角洲的陽江縣海陵島更是與世隔絕的窮鄉僻壤。我們這些身穿牛仔褲、波鞋、彩色外套的香港同胞回到「鄉下」,就像天外來客那樣走到那都被鄉親及好奇的小孩包圍着,甚至到簡陋不堪的廁所也不能倖免,都被大批小孩跟着,教人哭笑不得,渾身不自在。
只有在偏遠的沙灘,鋪滿幼滑細沙的海灘,鄉親和小孩才沒有一起來。對他們來說,連一條漁船、一家店都沒有的沙灘他們早已看厭了,根本提不起勁跟我們一起來走走。於是,我便可以暫時擺脫眾人的目光,脫掉鞋子在幼滑的細沙上跑來跑去,跟姊妹們追追逐逐。
誰想得到這許多年後,故鄉這一片海灘不單成為旅遊景點,經濟動力,更幾乎令故鄉名揚奧運!真希望過不了多久可以回到故鄉的沙灘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