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傳廣比劉翔更勁 - 盧峯

楊傳廣比劉翔更勁 - 盧峯

很多人說,今次北京奧運讓中國人圓了百年的奧運夢。他們引經據典,重數中國參與奧運的歷史;從一九零七年教育家張伯苓呼籲籌組奧運會代表隊說起,到一九三二年第十屆奧運會中國首次派出運動員劉長春參賽;然後就是一九八四年神槍手許海峯奪得中國奧運第一面金牌,然後自然是北京在零一年申辦成功及在今年主辦奧運。
藉主辦奧運說說中國人參與奧運的歷史當然很有意義,可以讓大家更好的了解中國人跟奧運的關係。只是說歷史就該老實的說,把主辦奧運說成是百年夢想未免渲染誇大的太厲害了。
除了張伯苓先生等少數人外,從政府到學界到報業到一般平民老百姓都沒有多少人把主辦奧運視為中國百年奮鬥的夢想。即使只拿四九年後的歷史來說,中共頭兩代的領導核心都沒有把參加或主辦奧運視為甚麼重要目標,並為了政治原因長期拒絕派隊參加。直到九十年代初期,中國政府為了洗刷形像才積極爭取主辦權。只要看看這些事實,就知道辦奧運絕不是甚麼百年夢想。
除了誇大以外,這段百年奧運夢的歷史也殘缺不全,因為它居然對代表中華民國參與奧運並贏得獎牌的亞洲鐵人楊傳廣及「飛躍羚羊」紀政隻字不提,彷彿他們不存在一般。可楊傳廣是活脫脫的奧運傳奇,他在六零年羅馬奧運會參加十項全能比賽,成功在其中七項壓倒最強勁的對手強森,只因鉛球一項落後太多飲恨得銀牌。以中國人的體質及先天條件來說,楊傳廣能在十項全能中摘下奧運銀牌比劉翔在百一米欄奪金更難能可貴,有甚麼理由在中國人與奧運的歷史中漏掉楊傳廣、紀政呢?難道他們的成就不算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