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同薩爾科齊穿梭斡旋的法國官員指,格魯吉亞總統薩卡什維利以為獲得美國撐腰,對重奪兩個分離州分顯得頭腦「發熱」,瘋了般進行政治豪賭,結果變成了大輸家。
這名匿名法國官員說:「薩卡什維利豪賭一鋪,他輸了。格魯吉亞人掉進一個赤裸陷阱,以為(俄羅斯總理)普京在奧運期間不會採取報復行動。」
薩卡什維利以卵擊石的攻擊行動,讓俄軍有機會一舉殲滅獲美國訓練的格軍,更被俄國傳媒塑造成戰犯和大話精,還摧毀了格國的基建及經濟,令他今後管治威信受到挑戰,已有國民開始要他引咎辭職。
美國四年投資付東流
美國也是俄格戰爭的另一大輸家。長期參與格魯吉亞事務的五角大樓前官員坦承,「我們也不好受,我們過去四年的投資付諸東流,普京贏了漂亮一仗」,一周內重劃高加索區的地緣政治地圖,一下子將美國四年的心血打亂,還向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示警,一面倒親美沒有好下場。
俄羅斯不惜動武捍衞俄國利益,而歐盟更認定薩卡什維利不可信,使格魯吉亞和烏克蘭今後加入北約組織和歐盟更加困難,還使人再次辯論應否不理俄國反對,矢志在東歐部署導彈防衞盾。英國《衞報》/法新社
俄重振國威成大贏家
戰局大定,贏家只有一個俄羅斯,輸家則不只薩卡什維利,還有美國、歐盟和北約。
《贏家》
‧俄羅斯:以保護僑民為由入侵格魯吉亞,西方無能為力,既教訓格魯吉亞及其他前蘇聯加盟共和國,還警告西方不要挑戰俄羅斯在中亞和東歐利益,重拾強國威望。
《輸家》
‧薩卡什維利:戰事和公關戰都失利,令格國經濟軍事損失慘重,國內外都質疑他的領導才幹,歐洲多國希望下任美國總統不要再力撐這個不顧後果的政客。
‧美國:四年來訓練的格軍不堪一擊,被俄軍炸毀大部份軍營和軍備。俄羅斯更重寫後冷戰區內秩序,向美國東擴策略示警。
‧歐盟:對處理格魯吉亞呈現分裂,東歐為首的「新歐洲」力主支持格國,但德國為首的「舊歐洲」則認為格國是咎由自取。
‧北約:德法認定格魯吉亞不成熟、不可靠,不能貿然招納入北約,否則隨時把西方捲入跟俄羅斯的衝突中。英國《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