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德韋杰夫突然喊停軍事行動,分析家估計,這是因應外交斡旋壓力,避免俄軍成了侵略者,也可能涉及克里姆林宮權鬥,梅德韋杰夫可能藉此證明自己才是掌權者。
總統要證明自己掌權
俄羅斯一直堅稱今次是自衞反擊戰,目的是阻止格軍在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進行種族清洗,現時已把格軍打到落花流水,若俄軍繼續進攻第比利斯,將會由自衞者變成侵略者,在國際輿論上吃虧。
基輔國際中心政策研究軍事分析員丘馬克(ViktorChumak)指出:「停火與否分別不大,俄羅斯已完成80%任務,牢牢控制高加索地區。」
梅德韋杰夫搶先向外公佈暫停軍事行動決定,更可能涉及克宮權鬥。
英國《獨立報》報道,俄羅斯總理向來只負責經濟事務,但南奧塞梯戰事爆發後,普京力主開戰,而且還親自飛到北奧塞梯督師,令人相信俄羅斯的真正話事人是普京,使梅德韋杰夫一直很不自在,不甘當配角,也擔心戰爭對俄國經濟的影響。
梅氏顧問尤爾根斯(Igor Yurgens)今年5月曾批評普京對某能源公司的過火言論,令俄國股票市場蒸發了600億美元(4,680億港元),梅氏前天更展示溫和立場,表明可讓歐洲安全合作組織派員前往南奧塞梯。
但梅氏能否真正令戰爭結束尚是未知之數,因為普京所屬的鷹派堅持要趕走薩卡什維利。英國智囊團ChathamHouse的俄羅斯專家丹尼森(MichaelDenison)指出:「俄羅斯權鬥複雜,我肯定克宮內部對戰爭有激烈辯論。」 路透社/英國《獨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