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把自幼居住的四合院申請成為「奧運人家」,接待外國旅客,80歲的李秀時一家花了20萬元(人民幣.下同)翻修院子。她說,除了增建住所、空調,單是兩條屋樑上的彩畫,就要請替故宮維修的老畫匠來重畫,「一條要一萬塊,要畫一個月。」當選奧運人家後,她的院子客似雲來;她的外孫已計劃,奧運過後繼續經營民宿。
全北京共有598戶獲選為奧運人家,奧運期間提供626間客房,接待外地遊客。李秀時位於鼓樓附近前馬廠胡同的院子,奧運開幕第二天已告客滿,六間客房分別租給法國、荷蘭、瑞典的遊客,每日租金400至600元。跟朋友由新西蘭來北京看奧運的Nick說,本來租了酒店,但後來酒店不讓他們住,就安排他們入住這人家,「我反而覺得不錯,可以感受中國人的民間生活。」
李秀時說,祖上是皇親,院子是祖業,已有150多年歷史。民國時家裏經營百貨店、絲綢店,她就在這個院子長大,生為大戶人家的小姐,「小時候不曉得買東西要付錢,拿了就走。」她說,現在這四合院市值約3,000萬元,「但給我5000萬也不賣,這是祖傳的,死了怎見祖先?」
每天學一句英文
李秀時一家仍住在院裏,但為添京味,院子中央搭了個天棚,桌上放了不時鳴叫的蛐蛐,魚缸養了金魚。8月8日當晚,他們還把電視搬到院子的瓜藤下,讓租客邊納凉邊看開幕式。老太太說,為了招呼老外,現在每天學一句英文,但記性不好,只記得「Thankyou」、「Please」之類的幾句。採訪期間,門鈴每隔約15分鐘就響。一批法國遊客來參觀,李秀時的外孫開價每人入場費28元,但法國人成功殺價,在院子拍了很多照片,頗感滿意。 記者陳沛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