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和格魯吉亞爭奪南奧塞梯(SouthOssetia)之戰,昨日(周一)踏入第四天,已演變成一場侵略戰。俄羅斯拉開戰線,已穩奪南奧塞梯和格國另一親俄分離地區阿布哈茲(Abkhazia)的控制權,但俄羅斯不收手,軍事行動向格國境內推進,既擊沉格軍導彈快艇又佔據其邊城哥里(Gori),勢要格國親西方的薩卡什維利(MikheilSaakashvili)政權更迭。形勢告急,格軍昨晚全力防衞,免首都淪陷。
格魯吉亞上周四出兵中北部自治共和國南奧塞梯。南奧塞梯一直尋求和俄羅斯的北奧塞梯統合,分離活動得俄羅斯撐腰,格軍進入南奧塞梯,俄羅斯絕不袖手,揮軍介入。格俄對陣是史上強弱最懸殊之戰,格軍要贏是不可能任務,至前日格魯吉亞宣佈軍隊撤出南奧塞梯及單方面停火。
狂炸格軍阿布哈茲據點
但格魯吉亞單方面停火,未能令俄羅斯收手。儘管戰況發展至昨天,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DmitryMedvedev)宣佈在南奧塞梯的軍事行動大致完成,控制了南奧塞梯首府茨欣瓦利(Tskhinvali)80%地區,但俄軍繼續拉開戰線,攻勢更變本加厲。
在第二條戰線阿布哈茲,俄軍進駐了9,000傘兵和350輛裝甲車,又轟炸格魯吉亞在當地唯一據點科多爾(Kodori)峽谷,向當地格軍發出棄械最後通牒。至此,阿布哈茲跟南奧塞梯一樣,落入俄羅斯控制範圍之內,俄羅斯隨時吞併這兩個親俄地區。
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已成囊中物,俄羅斯卻依然不收手,反而集中火力攻擊格魯吉亞。俄軍黑海艦隊八艘艦隻昨天繼續在黑海對格魯吉亞實施海上封鎖,又擊沉格軍一艘導彈快艇。
從海上轉戰地面,俄軍向格魯吉亞多達15個城市展開攻勢,出動至少50架軍機向首都第比利斯(Tbilisi)發動空襲,炸毀外圍戰機工廠、軍事機場、國際機場雷達、空中交通控制中心和特種部隊基地等。入夜後,俄軍裝甲車推進,奪取格魯吉亞西部城鎮西納基(Senaki)的軍事基地。
俄軍數千士兵在T72主戰坦克和較老式T62坦克支援下,又由南奧塞梯出擊,向格魯吉亞邊城哥里推進,空襲和地面炮火夾擊,又炸民居,八成居民紛紛離開家園避戰火,最後佔據了這個邊城。防衞缺口大開,格軍全力防衞第比利斯,以防俄軍長驅直入。
戰線拉至攻擊格魯吉亞,俄羅斯戰爭目標已不單純是將格軍趕出南奧塞梯、或吞併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外交消息傳來,俄羅斯這場戰爭的終極目標,是要格魯吉亞政權更迭。前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SergeiLavrov)致電美國國務卿賴斯(CondoleezzaRice),就說薩卡什維利「一定要走」。同日,聯合國開會,美國大使質問俄羅斯是否要格魯吉亞政權更迭,俄羅斯大使回應「政權變迭」是美國說法。拉夫羅夫之後則攤牌說,「薩卡什維利不走,衝突不可能停止」。
警告親西方難有好下場
薩卡什維利親美親西方,尋求加入北約,若西方國家袖手,讓俄羅斯成功以軍事力量迫使其政權更迭,從戰略出發,不只是鏟除了一顆眼中釘,還能對前蘇聯勢力範圍諸國示警,親西方不會有好下場,顛覆西方後冷戰時代要將勢力東擴至俄羅斯後園的大戰略。
薩卡什維利看透局勢,昨日向美國求救就說,俄羅斯「想吞下整個格魯吉亞」,控制高加索地區的能源通道,不容區內有民主政權;若任由格魯吉亞政權更迭,西方在前蘇聯勢力範圍的影響力將告崩潰。
美聯社/路透社/英國《每日電訊報》
戰局擴大三個可能發展
1.俄軍將格軍逐出南奧塞梯,回復戰前狀況,但南奧塞梯居民對格魯吉亞離心力增大,俄羅斯最終可能吞併南奧塞梯
2.俄軍在阿布哈茲和第比利斯打全面戰,吞併阿布哈茲,乘亂推翻格魯吉亞親美親西方的薩卡什維利政權,扶植傀儡政權
3.西方介入,但可能性不大,因美英已打起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在化解伊朗核危機上也需要俄羅斯協助,而歐洲也依賴俄羅斯石油供應
英國《衞報》
俄格軍力對比
-2007年軍事開支-
俄羅斯:330億美元(2,574億港元)
格魯吉亞:5.83億美元(45.5億港元)
-軍隊-
俄羅斯:102.7萬(陸軍36萬、空軍16萬、海軍14.2萬、戰略威懾部隊8萬、指揮和支援部隊25萬、空降部隊3.5萬)
格魯吉亞:2.1萬(陸軍1.8萬、空車1,310、海軍495,國民警衞軍約1,600)
-攻擊戰機-
俄羅斯:1,809架 格魯吉亞:9架
-坦克-
俄羅斯:23,000輛 格魯吉亞:128輛
-大炮-
俄羅斯:26,000尊 格魯吉亞:109尊
-直升機-
俄羅斯:1,932架 格魯吉亞:37架
-可徵召男丁-
俄羅斯:7,320萬人 格魯吉亞:230萬人
-交戰區軍力-
俄羅斯:9萬人 格魯吉亞:1.8萬人
-交戰區坦克-
俄羅斯:800輛 格魯吉亞:128輛
-交戰區戰機-
俄羅斯:360架 格魯吉亞:9架
法新社/英國《太陽報》/《每日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