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帶着精子卵子去結婚》一文,有女讀者回應說,有仔還是要趁嫩生,母親可以陪伴孩子一起成長,親子關係良善,有益孩子身心健康,孩子進入更年期後,仍有希望見到父母安康。
大自然賜給女性十年,至多十五年的生育佳期,本來就是叫人「有仔趁嫩生」的,佳期一過,連帶男人的精子質量和數量也會下降。問題是,我們一直在做違背大自然意願的事,遲婚遲育,不育或者育而不養,把陪伴孩子成長的責任轉交女傭,而那些女傭絕大多數在家鄉有自己的孩子,她們同樣顧此失彼,失去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一天成長的機會……
為了生存,人類在付出怎樣慘痛的代價?
既然女人已經不可能回歸家庭,那麼,帶着精子卵子去結婚似乎是另一條出路,用十五年時間安心工作,功成身退後,用健康的精子卵子生育孩子,以豐富的人生經驗指導孩子成長,也算是功德圓滿。
若有選擇,我設想中的美滿人生是,有仔趁嫩生,然後,用十年時間陪伴孩子一起成長,童年時代孩子受母親影響深遠,性格、嗜好、價值觀……的形成與童年期成長環境不無關係。孩子十歲後,母親就可以重出江湖另闖事業高峯。當然,做得好的人肯定不多,那必須具備在母親及獨立女性兩個身份之間游刃有餘的非凡能力。
寫着這篇文章的時候,電視機正直播游泳賽,聽到41歲的媽咪級飛魚杜莉絲出戰京奧,喝一聲采,對女人來說,真是振奮人心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