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次按危機爆發剛好過了一周年,一眾金融機構均被相關衍生工具弄至雞毛鴨血,至今所作減值撥備接近5000億(美元.下同)。屋漏兼逢連夜雨,上周花旗集團向證監妥協,答允在11月5日前向4萬名零售客戶、慈善團體,和中小企回收73億利率拍賣債券,兼支付1億罰款,以換取監管當局中止調查。相信類似事件將會陸續有來,對財政本已甚為拮据的銀行業界可謂雪上加霜。
回收利率拍賣債券
這些宣稱可提供高回報的利率拍賣債券,每隔一段時間重訂一次利率,當日銀行向客戶推銷時,曾作出產品既安全,流動性又大,與持有現金無異的口頭保證。不過,在衍生工具市場顯著惡化後,這些利率拍賣債券變成乏人問津。美國監管當局接獲投訴後調查,並聲言會控告發行商「欺詐」罪名,迫使花旗回收產品。
花旗自次按風暴以來,已作出580億減值和信貸撥備,過去三季合共錄得174億的虧損,今次事件對致力扭虧的集團行政總裁潘廸特而言,可算是另一重打擊。但好戲在後頭,因為花旗仍要在09年底前,為額外120億的利率拍賣債券提供流動性,否則可能需要向2600名機構投資者回購產品。
花旗妥協,其他金融機構料將被迫追隨。目前已知的有美林擬明年開始向客戶回購,期望把發行的120億產品降至100億以下,大摩願意向麻省兩州政府賠償150萬損失,瑞銀亦剛答允回收194億同類債券,並支付1.5億罰款,而美銀亦剛接到傳票。
這個市場規模達3300億,到口的肥肉要嘔番出來,發行銀行可謂唔衰攞嚟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