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旺角嘉禾大廈五級大火的慘劇隨時會再發生。發生奪命火警的彌敦道兩旁,由旺角至尖沙嘴有多幢樓齡約40年、低層是娛樂場所、樓上是住宅單位的「計時炸彈」。記者巡視後發現,這些商住大廈多數沒安裝防煙門,天台多僭建物及樓梯狹窄等,一旦發生火警必定死傷慘重。 記者:雷子樂 馮永堅
油尖旺區議員陳文佑估計,沿彌敦道兩旁,由旺角、油麻地直到尖沙嘴最少有30幢,例如金輪大廈、遠東大廈及振宜大廈等類似嘉禾大廈的商住大廈。大廈低層是賓館、卡拉OK及夜總會等場所,樓上則是住宅單位。
招牌有漏電風險
陳文佑表示,這些商住大廈有30至40年樓齡,因為租金便宜及交通方便,吸引不少卡拉OK及夜總會進駐。「呢啲大廈冇乜防火設施,好似計時炸彈咁唔知幾時會爆!」他指,這些大廈防火設施及居民防火意識都很差,除沒裝防煙門、梯間狹窄及天台有僭建物阻塞外,娛樂場所裝在樓梯的霓虹燈招牌也有漏電風險,一旦發生火警居民很難安全逃生。
記者昨沿彌敦道視察,發現多幢商住大廈的防火措施欠佳。例如金輪大廈內有多家賓館、診所,商業用途樓層的防煙門長開,一旦發生火警易造成「煙囪效應」。住宅樓層的兩扇防煙門雖有關閉,但滅火筒的有效日期是99年,這批過期九年的滅火筒能否正常運作實屬疑問。
奶路臣街的遠東大廈一至六樓都是商場、食肆及足浴等商戶,七樓以上則住了129戶住客,但商戶自行在六至七樓梯間築了一道牆,住客走火警時來到這裏,要穿越另一條滿地泥水的走廊才可再往下走。記者沿後梯走到地下,通往外邊的鐵門關上,難以打開,地下也滿佈雜物垃圾,居民遇火警時未必可靠這通道逃生。
身兼立法會議員的油尖旺區議員涂謹申表示,區內約有1,420幢樓齡近40年的商住大廈,但消防處僅巡查了199幢的防火設施工作,進度緩慢。他指,部份商戶為防住戶走入,會封住樓宇與住戶樓層間的後樓梯,嚴重阻礙居民逃生。
卡拉OK如小迷宮
有位於旺角區舊樓的卡拉OK夜總會經理表示,為了方便顧客出入,通常會拆掉樓梯的防煙門,承認若發生火警會非常危險。他又指,卡拉OK內的燈光一般會較暗,店內也設有多個房間,連同小姐房及洗手間等,猶如一個小迷宮,一旦發生突發的事故,顧客不容易找到出口,「我每晚都唔夠膽飲咁醉,如果唔係都唔知點走火警。」
特稿
防火不達標 成嘉利大廈翻版
同處於人來人往的彌敦道,嘉禾大廈恍如12年前的嘉利大廈,兩廈同因滅火設備不足造成嚴重傷亡事故。香港大學房地產及建設系助理教授姚松炎表示,兩廈均是建於約40年前的舊式商住大廈,防火設備未達現時需求。
12年前,嘉利大廈進行電梯更換工程,有人在電梯槽遺下煙蒂,燒到雜物引起火警。由於受煙囪效應影響,火勢迅速蔓延至各層。結果大火焚燒21小時後才被撲熄,造成40人死亡、81人受傷的慘劇;其中一名死者為救火的消防隊目。
事隔12年,嘉禾大廈發生恍如當年嘉利大火的慘劇。姚松炎分析,嘉利及嘉禾均屬1970年以前建成的大廈,當時的建設未有完善滅火系統、灑水花灑等設備,若發生火警,難以利用大廈滅火設備撲熄火警。
商業用途增危險性
姚教授又指,彌敦道屬於黃金地皮,由於許多舊樓契約均准許樓宇作商住用途,許多業主會把單位用作商業用途,令火警危險性增高。
嘉利大廈空置七年後,03年再由華潤創業投得,改建作商場連寫字樓發展,現址為佐敦薈(JDMall)。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