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經濟有陷入衰退風險,次按問題引發的連串金融危機還未完全解決,強積金已連續3個月下跌,7月份整體再跌1%。不過專家強調,強積金投資組合不應太過在意短期上落,透過平均成本法越跌越買,是賺取長線回報的竅門。 記者:黃碧珊
強積金過去幾年大豐收後,去年底開始走勢逆轉,08年形勢更是令人擔心,今年首7個月強積金整體回報,除4月份錄得3.75%增長外,其餘6個月均錄得負增長,其中1月和6月分別急跌6.17%及5.26%,累積跌幅超過一成。
7月份強積金平均再錄得1.03%跌幅,但表現已較6月為佳。各類基金組別中,只有貨幣市場基金有0.05%回報。其他基金類別錄得介乎0.01%至1.63%跌幅,股票基金繼續成為最差基金組別,下跌1.63%;其次為混合型基金,下跌1.1%(表1)。
雖然股票基金表現最差,但較6月的8.94%跌幅明顯收窄。11個股票基金類別當中,只有3個上升,香港股票和中國股票扭轉近月頹勢,分別上升1.03%及1.8%,唯一的行業基金宏利健康護理基金則錄得3.75%升幅(表2)。
睇長線勿亂換馬
雖然股票基金跌幅放緩,個別股票組別止跌回升,萬利理財亞太區域副總裁陸東全認為,環球股市自去年高位回落不少,並已確認進入熊市,短期回升只屬技術性反彈。他指出,美國次按問題仍未解決,還有很多金融機構需要注資,房地產市場未穩定,環球市況仍有調整空間,預測最快要到明年上半年才能喘定,由於港股亦受美國經濟影響,估計要到明年初市況才真正轉好。
強積金其一特點是僱員可免費轉換投資組合,但陸東全並不建議因短期市況上落而作出換馬決定。「單就1個月或短期表現,作為改變組合的理據並不恰當,反而應按個人風險承擔能力、可投資的時期,以及長期回報作決定。」
強積金是每月供款,透過平均成本法策略入市,在跌市下能降低入市平均價,投資者可視為入平貨的有效途徑,只要投資的股票長線上升,就能賺取可觀回報。
中港股市值看好
上月逆市上升的中國股票、香港股票及健康護理基金又是否值得作長線投資?JF資產管理投資資訊總監崔永昌預期,中港股市下半年仍然波動,但近期國際油價顯著回落,紓緩環球通脹壓力,若油價能進一步降至每桶100美元水平,將有利環球經濟。
再者,中國經濟最大問題是過熱,而非放緩,中國企業盈利仍然穩健,內需強勁有助抵銷外圍經濟放緩的影響,若投資期達3至5年以上,強積金組合可放心投資中港股票,現水平為投資者提供吸引的入市點。
陸東全則指,現時不論中國股票基金還是香港股票基金,估值已較高峯期大為降低,現處吸引水平,長線應以投資中國及香港股票為主,升值潛力較高,預期年平均回報可達一成以上。
他提醒,強積金以長線投資為目標,是一個最少10至30年的儲蓄計劃,不應太過短視。
健康護理基金攻守兼備
宏利健康護理基金上月錄得3.75%升幅,表現較其他股票基金突出。專家指出,這類健康護理行業並非增長型基金,在市況不明朗下抗跌力較強,可發揮避難所角色。陸東全認為,越接近退休的僱員投資策略應越保守,中線選取醫藥及健康護理基金不失為好選擇,可達攻守兼備作用。
現時強積金計劃中,只有1隻醫藥及健康護理基金選擇,過去3個月平均錄得1.93%升幅,是少有逆市上升的股票基金。
該基金投資組合包括藥物製造、生物科技、健康產品供應商、藥物零售商、醫療供應及設備等,而股票則持有拜耳、強生及輝瑞等國際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