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鄧建初、曾永堅、彭偉新、連敬涵及蘇顯邦均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2388中銀香港 收市:19.50元
本港銀行盈利增長在上半年有機會放緩,不過,中銀香港的整體盈利可能不會受到太大影響,集團除了利息收入為主要盈利貢獻外,部份非利息收入亦是盈利來源之一。股價自3月由低位16.02元開始反彈以來,多次在升返21.00元水平後便走勢回落,預期在19.00元有支持,可在該水平買入,上望21.00元,跌穿18.60元沽出。
066港鐵 收市:25.00元
中期業績純利增長15%至46.89億元,不包括物業重估溢利及相關遞延稅項後的核心純利為27.30億元,升33%,高於市場預期。今年來自兩鐵合併的效益將近3億元,與原來預期合併後三年每年效益達4.5億元距離不遠,料仍有上升空間。鐵路業務維持強勁現金流,防守性甚強。可於24.50元吸納,中線目標28.00元,破21.50元止蝕。
006港燈 收市:48.25元
上半年純利上升18%,雖然其中3.1億元業務溢利是來自本地之遞延稅項調整得益,不過集團在國際業務溢利錄得4.24億元,反映拓展國際巿場帶來不俗成果。未來將繼續進行海外收購,對集團的貢獻亦會提升。近期走勢較大巿為理想,反映業績保持增長的公用股有不俗吸引力,可於46.5元初步吸納,目標51元,穿45元止蝕。
688中國海外 收市:12.12元
內地財務實力較遜色的發展商面對資金壓力,可能急需促銷手上存貨,未來六個月,內地部份地區的樓價將因短期(供過於求)而帶來壓力,但現金流及財務狀況較佳的中國海外,現價已反映大部份行業的不利因素,中國城市樓房的長線需求,有利財務強健及土儲項目遍全國的發展商業務增長,建議11.50元吸納,12個月目標價15.50元。
604深圳控股 收市:2.35元
國內四大窗口公司包括北京控股(392)、上海實業(363)、天津發展(882)及深圳控股(604),由高位下跌計算,以深控跌幅最大,跌幅達70%,十分誇張。主要原因是早前轉型至房地產業務有關,但母公司業務多元化,未來有注資概念。現水平已嚴重超賣,可候2.25元吸納,目標2.80元,止蝕2.1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