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些電視節目以名人、紅人、猛人、新聞人物、騎呢人物……為嘉賓,漸漸面臨窘境──上去的都不怎麼樣。該找的找了,該來的來過,當中還有重複。但「值得」者愈來愈少,不是不夠紅,不夠力,就是誰要看?
《康熙來了》回天乏力,《大小愛吃》成績下滑,《志雲飯局》焗住做,《鐵甲無敵獎門人》找了些都不知是誰的藝人,觀眾對他們大出洋相沒興趣。這是個勢利的社會,紅人醜態比較吃香,《獎門人》sell的不過如此吧。
某回《大小愛吃》請上去的嘉賓,是兩名「唔嗅米氣」的小丫頭,新人氣偶像以高八度的造作娃娃音和幼稚對答充斥一個小時。大小S兩位,是台灣一線主持人,江湖歷練,什麼人物沒見過?今天老娘要同你裝可愛小孩聊天煮食玩遊戲?不無委屈之歎。
──但看過港、台這些節目,有所感悟。因為雖然來客不夠份量,但主人卻交足功課。
瘋狂遊戲照玩,如常發揮急智,落力揶揄。訪問亦盡量有趣,投入天真世界(不理代溝)……非常敬業樂業。
若對方無啥看頭,自己更應加以補足。同一條船上,只消稍露不屑神色、懶散、得過且過,便每況愈下。一個job,要麼不接,接了得把它做好。「救急」、「救亡」才顯功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