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第一次見面的人,相談甚歡,那個人會說:「我覺得很抱歉,你並不像別人所講的那樣,在認識你以前已經不喜歡你了……」
好平常;我說我也有這種經驗,也許其他人也會有,人夾人緣嘛,傳說不一定全錯,但肯定也對不了。有一回,我正與人辯論,聲大夾惡,旁觀的人把這件並不尋常的事傳了開去,說:這個女人好惡……也有一回,特來尋訪我的陌生人,我對她又親切又周到,尤其知道她是一個康復者之後,她也把這件對我而言是普通的事傳了開去,說:她好有同情心,很會照顧人……
當然不止只有這兩種評語,每個人都有許多面,都是真的自己,一切要講機緣,率性而行從心所欲。喜怒哀樂形於色的人,也許修養不到家,容易招人話柄,那又如何?有些人牙擦擦,看似目中無人。乞人憎,但實情是不斷為故友默默付出,並不張揚,有些人滿口仁義道德,是眾人眼中的謙謙君子,但家人朋友知者卻嗤之以鼻,觀其言。不夠。一句半句失言美言証明不了什麼,察其行也不夠,行為竟有公開與私下的分別,你又怎麼說?
一回,有人講起一個座上都認識的長者,言下有點惆悵:他現在不好玩了,不像以前那麼有趣了。
不。不。一點也不,才見到他不久,印象中還像從前一樣風趣。有性格,常有即興的笑話,還是那麼熱情澎湃,靈感閃現得叫人頭昏眼花,驚艷不已,還是很好玩。很有趣……我趕緊說。
如果是一個男人與一個女人,我會認為他對她的感情響起了警鐘,是他變了,而不是她。如果是對於老朋友,我會說。也許因為某一件事情,他對他有了成見了。交情變了,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有一種人,什麼都可以諒解,只有一件在他認為是破壞形象的事,對視之如偶像的人物,一旦有這樣的改變,也就全盤否定了,甚至連有趣好玩的特質也硬說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