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北京奧運昨日開幕,海洋公園內由鯊魚館改建的中華鱘館,也選擇在昨日開幕。內地當局送給香港的第二批共五條中華鱘昨首次跟遊客見面,每條國寶各有特色,市民要逐一辨認,有時需在偌大的巨型魚缸外耐心等候。有昨日觀看的遊客指牠們外形似鯊魚,也有遊客說看了終身難忘。
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今年5月,把象徵奧運五環的五條中華鱘送給香港海洋公園,以慶祝香港回歸11周年。園方在6月21日將牠們放進海洋館巨型展缸展出,但最小的一條編號5中華鱘,慘被牙齒鋒利的海狼咬死。內地其後再送出五條給香港,於上月底抵港,入住中華鱘館。
中華鱘館昨日下午2時正式開放給遊客參觀,館內擠滿遊客。遊客除可透過巨型展缸觀看五條國寶,並可從長11.5米的透明觀光隧道,觀看中華鱘的口和鰓,有時會看見潛水員餵飼牠們。
海洋公園水族館館長黎耀南昨表示,每條中華鱘每日需進食300至500克海鮮,牠們獲編號6至10,餵飼員須根據各條魚的特點分辨牠們,控制食量,當中最易認是膚色較灰白的8號。牠們均為9歲,體重各重約50公斤、長兩米。
原有四條11月遷來
館內巨型展缸容水量達45公升,十分巨大,所以要看見中華鱘,有時得等一分半分鐘。黎耀南表示,未來三個月會逐步令牠們由生於淡水,改為適應鹹水,料11月完成,屆時現飼養於非開放後勤水缸內的首批四條中華鱘,也會移入中華鱘館。至於原來的鯊魚住客,部份被搬到海洋館的巨型展缸,環境較為擠逼,部份則被移至後勤基地生活。
海洋公園主席盛智文昨日在中華鱘館開幕禮上表示,中華鱘和熊貓都是國寶,所以特別選在昨日京奧開幕日揭幕,五條中華鱘正好代表奧運五環。
昨看過中華鱘的準中六生吳志彪說:「佢哋好似鯊魚,外形上分別不大。」銀行職員Apple坦言較喜歡鯊魚館,並說館內人太多。上水中三女生Shirley表示,只能看到三條。順德旅客吳女士則說,京奧開幕日看國寶,特別有義意,「我會終身難忘。」
為慶祝中華鱘館開幕,海洋公園本月把3至11歲本地兒童入場費減半,減至51.5元。奧運期間園方會在入口處檢查遊客隨身物品,也會增加保安人員巡查。
五條新來港中華鱘特點
編號:6
身體特點:左鰭反起
編號:7
身體特點:魚腹較灰黑,鼻孔一大一小
編號:8
身體特點:魚身較灰白
編號:9
身體特點:前鰭左大右小
編號:10
身體特點:魚鰓有一摺叠
資料來源:海洋公園水族部助理館長鄧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