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首宗 爛菜惡菌殺老婦

本港首宗 爛菜惡菌殺老婦

【本報訊】本港出現首宗常見於腐爛蔬菜的惡菌奪命個案。東區醫院接獲「傘枝犂頭霉」引致的壞死性筋膜炎個案,一名老婦的左腿極速壞死,病發入院首天就須切除左腿,但最終仍是藥石無靈死亡。有學者警告,此菌常見於泥土及腐爛蔬菜,若市民的傷口有發炎迹象,應即時求醫。
最新一期《香港醫學雜誌》研究報告指出,東區醫院2006年10月接獲一名71歲老婦求診,當時她左腳腫痛、出現紅斑及發燒。醫生初期以為她患上蜂窩組織炎,遂處方抗生素,但病情未有起色,入院五小時後情況更急轉直下,出現血液循環及呼吸困難,轉往深切治療部留醫後,左腳逐漸變黑及腫脹蔓延至大腿。醫生懷疑她患上壞死性筋膜炎,隨即切除其左膝以下組織。
不過,老婦的截肢傷口一直未能埋口,更持續發燒及出現腎衰竭,其後更念珠菌入血。院方經過多種測試後,在病人入院第22日才驗出「傘枝犂頭霉」(Absidiacorymbifera),遂即時處方針對此菌的抗生素,惟病人翌日不治,屬本港首宗個案。

惡菌存在於環境及泥土

該報告又指出,此菌感染個案極為罕見,1874年至今全球只有30宗。醫護人員須有高度警覺性才能盡快斷症。此外,有研究建議病人可接受廣譜真菌快速測試及基因排列確診。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助理教授黃世賢表示,傘枝犂頭霉普遍存在於環境,尤其是泥土及腐爛的蔬菜,創傷、燒傷或免疫系統欠佳的人士均有可能感染,但一般健康人士感染風險極低。此菌會蠶食血管,令患者的皮膚變黑,必須盡快切除壞死部位,否則可能引致多種併發症致死。他又估計,上述個案接受多種測試仍未能發現此菌,可能是因病人先是感染其他細菌而患上壞死性筋膜炎,其後才繼發性感染此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