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女班 - 邁克

全女班 - 邁克

恕我鄉下佬唔識世界:請問選美男以全女班任評判這種壯舉,究竟算兩性關係的躍進還是瞢塞?主辦者憑什麼認為,只有金睛火眼的名媛阿太,才能識別哪一塊雄性精肉最美味可口?甄選佳麗的生殺權,要是悉數操縱在一班麻甩佬手上,恐怕坊間早就傳出「有冇搞錯」的質問了,甚至在主權移交祖國之前,難逃大不列顛領導人將它歸納為「血淋淋的謀殺」的命運。婦女組織不是最熱衷為兩性權益失衡磨拳擦掌嗎,此際怎麼鴉雀無聲,是否總動員拉大隊上京捧奧運場去了?
單從賣點的角度出發,我也覺得由女兒國特派員揀猛男這條橋缺乏吸引力。乍見娘子軍叉起條腰公審男版dumbblondes,或者掀起遭打壓多年的第二性報仇雪恨的樂趣,但一年係咁,第二年又係咁,便令人忍不住打呵欠。兼且真實生活裏,女強人騎在男子頭上吆喝拉撒的畫面委實屢見不鮮,公仔箱的蘇小妹三難新郎,牽涉的不外幾個企圖抄捷徑的青少年,格局細而且偏軟,遠不及排山倒海的打工仔遭蝦蝦霸霸女上司凌辱那麼可歌可泣。
在這個家家談赤壁人人論三國的時刻,較有創意的策劃人不會不食住條水,讓「識英雄重英雄」發揚光大。期望當局邀約對男色素有研究的林奕華當判官,可能有點不切實際,迷頭迷腦給明星寫信的娛樂大家,也未必抽得出時間鑑賞不知名男士,反而有老婆有仔女的冷門人選,更撩起觀眾的心癮。譬如字字珠璣的劉德華,會透過朱允崇的書法,決定最終打幾多分嗎?還有識飲識食的蔡瀾,提問是否永遠離不開味蕾?而事事出人意表的陶傑,又會屬意溫家偉還是陳冠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