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棯鮮魷 一年青一次

椒棯鮮魷 一年青一次

非關奧運,中國熱近年在老外世界已颳成風,食中國菜、捐窿捐罅尋地道古方,不比蔡瀾做得少!最近國家地理頻道也來個《環球美食通》,到香港找美食、尋古方,深入近百年的老牌九龍醬園元朗工場,拍攝「一支豉油的誕生」,才又提醒我們幾乎已遺忘它的好處!黃色門廚房一向慣用九龍醬園出品,請掌舵人劉晉示範古方豉油及麵豉的味力。

記者:廖秀娟
攝影:王文忠、林栢鈞
菜譜及示範:黃色門廚房掌舵人劉晉(28586555)

劉晉

名食家劉健威兒子,澳洲留學,曾任city'super客席烹飪課程導師,精通簡易中西菜。

不變通、不低鹽、不發展

相比《家好月圓》,1917年成立的九龍醬園(前身為美珍),故事平淡得多,仍堅持天然生曬至少九十天做一瓶豉油、麵豉,全因第二代傳人黃洪很愛吃,而醬園工場及中環店舖又是自置物業,在沒有經濟壓力下,便為自己留一點好口味。
醬園的豉油,由始至終都是一個製法,不因潮流興低鹽、頭抽、雙璜,便改變配方,賣的只有一種「金牌生抽皇」,「其實豉油都是靠時間醞釀,做得好,頭抽、雙璜都不必要。」第三代傳人黃國輝(黃洪兒子)說。

■豉油、麵豉皆須要鹽水釀製,一大池才夠用。

■有回樽服務,一個甜醋樽可回$25。

■曬足一年的生抽皇,顏色深如老抽,相當醇厚。

■黃豆烚熟,經過拌鹽及酵素便可放入大缸天然生曬,錢廠長即場打開曬足日子的麵豉給我們試,好香,寧舍不同!

■中環唯一的門市尚有散裝醬油,三款麵豉醬賣十元八塊。

■黃國輝(左)大學畢業,能操流利英語,肯紆尊降貴賣豉油,其實對保育也有一番誠意。

九龍醬園

地址:中環嘉咸街9號地下
查詢:25443695

仁棯拌鮮魷

0hr25min
4人份量

鮮甜的鮮魷與仁棯配合得宜,估不到甜椒原來更是神來之筆,酸甜交錯,食慾大增。

材料

鮮魷2隻、紅甜椒1個、仁棯醬2湯匙、鹽2茶匙、橄欖油少許

仁棯醬

外殼似人面的一種果實,每年6、7月結果,所以一年只有這時候有仁棯醬。九龍醬園的仁棯醬還是青色的,非常新鮮,酸鹹度亦適中,與肉類及海鮮是絕配。$42/細瓶

做法

1.紅甜椒掃上少許橄欖油,入焗爐以高火焗20分鐘,去皮切細件。

2.魷魚洗淨,切片𠝹花,以鹽水烚熟後瀝亁。

3.以仁棯醬拌勻,加入甜椒件撈勻便成。

貼士

甜椒攤凍後才易去皮。

檸檬豉油雞翼

0hr25min
4人份量

豆香濃郁的豉油,加上片糖的清香、玫瑰露的酒味,簡單的豉油雞翼都極惹味。

材料

雞翼500克、檸檬1/2個(切片);

醃料:生抽11/2湯匙、片糖2/3塊(切碎)、玫瑰露1湯匙

金牌生抽皇

古法是不加防腐劑,以天然鹽份防腐,所以特別濃味、特別鹹,用時留意份量。豉油豆味香濃,色澤深邃,非一般豉油可比。$60/支

做法

1.雞翼洗淨抹亁,以醃料醃1小時。

2.起鑊煎雞翼至兩面轉色,以檸檬片墊着雞翼,加入醃汁,冚蓋煮約10分鐘便成。

貼士

片糖、豉油很易燶,雞翼以檸檬片墊着來煎,有檸檬香又不易燶。

酸甜小黃瓜

0hr20min
4人份量

這個用真正白醋做的酸甜小黃瓜,酸但不嗆喉;小黃瓜炒過又沒草青味,吃得很舒服。

材料

小黃瓜1/2斤、白醋600毫升;

醋汁料:鹽3湯匙,糖250克、指天椒5隻

白醋

九龍醬園的白醋真正以糯米釀造,比坊間食肆以醋粉開水做的,濃味醇厚得多,醋香而不刺激,陸羽、黃色門堅持選用!$18/支

做法

1.每條小黃瓜於兩面密密𠝹上刀痕。指天椒切粒。醋汁料拌勻。

2.起鑊下油,中火炒紅椒粒,下小黃瓜,炒至全部包上油面,下醋汁轉慢火煮一陣,用手指感覺到醋汁暖和便可熄火。

3.倒起待凉,放入雪櫃浸過夜便可食用。

貼士

小黃瓜炒過才浸醃,少了草青味,多了香味。但醋汁不可煮得過熱,小黃瓜會腍爛變黃。

麵豉酸梅燒烏頭

0hr35min
4人份量

醬汁不一味死鹹,麵豉醬有久違豆香,酸梅亦有鮮香,焗烏頭更原汁原味,比蒸更勝一籌。

材料

烏頭1條、醬汁料:原錦豉醬2湯匙、酸梅4粒、葱白3棵(切段)、蒜茸1茶匙、糖2湯匙、生抽1湯匙、紹酒1/2湯匙

原錦豉醬

九龍醬園有3種濃淡度的麵豉醬,古撈豉最深色最鹹味;原錦豉即有原粒黃豆的麵豉醬;磨豉醬即較淡味、不見豆的麵豉醬。全部較一般麵豉醬濃香,用時份量要酌量減少。$43/瓶

酸梅

酸梅新鮮,酸味十足但仍有鮮香味,不似一般醃得過久有點霉味。$27/瓶

做法

1.酸梅去核,切細粒;與其餘醬汁料一起拌勻。

2.魚洗淨抹亁,放在錫紙上,塗上醬汁包好,放入焗爐以200度火焗20分鐘便可。

貼士

想醬汁更香濃,加一茶匙雞油,便香味四溢。

《環球美食通:香港篇》 
首播日期:8月9日凌晨12時 
頻道:國家地理歷險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