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房地產市場,如今正墜入雲霧之中,最近的變化將會出現何種局面,眾說紛紜,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雖然最高決策層密鑼緊鼓,又作調研,又開會議,但總不能又是一抓就緊,一放就鬆,所以,時至今日還未見到清晰的眉目。
無形之手難發功
就在上月28日,內地A股上市的大型地產商金地集團,原本打算公開增發不超過7.2億股,並擬募集資金不超過85億元人民幣,用於15個房地產項目的開發投資和償還借款,但該項增發計劃卻在證監會召開的110次工作會議上遭否決。
本來,上市公司按照程序增發股份融資,是天經地義的。況且金地集團也是內地名牌公司之一,其資本面不錯,具有極強的融資能力,業務和財務狀況都是一流的。這個結果,讓人聯想起,其實近期對房地產市場存在的種種爭議仍在繼續。既然癥結還未完全打開,地產市場怎能說是解開困局了呢?
北京市華遠集團總裁任志強,日前在博客上撰文說:「我從來不認為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出了甚麼問題,而從來都認為只是決定市場遊戲規則的政策出了問題。市場根本就輪不上『看不見的手』發揮作用,就被行政干預的措施扭曲了。預期無法形成,長期就變成了短期行為,市場中最直接的,都是針對調控政策而不得不做出的反應與博弈,永遠看不到市場中的本質。」
融資問題未解決
他的話真是太直接地說出了當前內地房地產市場的狀況,因此,有時難免對許多知名分析文章,及其數據遲遲無法作出判斷。確實,內地的市場,往往是多了一隻「有形之手」的作用力,因而就產生出更多的變量來。
房地產行業對資金的需求是龐大的,得不到借貸(據說內地銀行目前已用了近八成的全年貸款指標,並預計該項指標在9月份就會全部用完),也沒完全放開上市公司增發融資,消費政策層面上又限制個人購買第二套住房等。這一系列關鍵的問題未解決,房地產市場的前景,也只能見一步走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