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孕婦來港產子人數開始回升。去年當局實施新收費及預約制度後,內地孕婦來港在公立醫院分娩人數急降27%,但今年又告回升,至上半年已逾4,500人,預計全年人數超過9,000,升7.5%,加上本地婦女分娩人數也上升,大部份公立及私家醫院產房已告爆滿至年底,甚至明年初,醫院管理局宣佈暫停內地孕婦預約9至12月的分娩服務。 記者:梁洵瑜
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張偉麟表示,今年本地孕婦分娩人數繼去年持續上升,預計全年有逾三萬名本地孕婦在公院分娩,較前年2.8萬上升逾一成,加上10月及11月是本地孕婦分娩高峯期,人數較平日上升約四分一,故局方為確保本地孕婦「有位生仔」,暫停內地孕婦預約9月至12月底的分娩服務,明年1月恢復。
保證港婦有位生仔
該局數據顯示,自去年2月實施內地孕婦預約及支付3.9萬元費用後,在公立醫院分娩的內地孕婦人數較前年急降27%,但今年預料人數會較去年上升7.5%,令今年整體在公院分娩人數超過四萬。至今八家公立醫院產科,內地孕婦預約名額大部份已爆滿至12月,廣華甚至連1月已滿額。
張偉麟強調,9至12月期間,逾九成本地孕婦已預約了床位,但局方仍會預留服務應付額外需求,「本地嘅孕婦唔使擔心,一定有位生,亦都唔使擔心要跨區生」。他不認為暫停內地孕婦預約後,會否令她們冒險臨盆時才到急症室產子的情況重現,「如果係呢幾個月生嘅,其實都一早預約咗」。
私家醫院產科也全線爆棚,私家醫院聯會主席劉國霖表示,「全港私家醫院嘅產科都爆到12月底,有啲去到1月都book滿晒,政府暫停(內地孕婦預約)係保住本地孕婦有位生」。他認為,由於本地出生的孩子可享居港權,獲免費醫療教育等福利,即使收四萬元分娩費用,仍無法遏止內地孕婦來港分娩的趨勢。
仁安考慮提高按金
仁安醫院副醫務總監兼婦產科專科醫生梁國齡指出,無論本地及內地孕婦人數也上升,12月的名額上月已約滿,院內70張婦產科病床已無法擴展,為防本地孕婦雙重留位,該院正研究提高本地孕婦3,000元的按金,但升幅未定。他提醒婦女懷孕後應及早與婦產科醫生商討分娩安排。
孕婦在本港分娩預約情況
2006年
本地孕婦(按年升幅):28,118人 非本地孕婦:11,945人
2007年
本地孕婦(按年升幅):30,556人(+8.6%) 非本地孕婦:8,627人(-27%)
2008年(預計)
本地孕婦(按年升幅):31,104人(+1.7%) 非本地孕婦:9,280人(+7.5%)
各院內地孕婦預約情況
廣華醫院:本月至明年1月已滿額
瑪嘉烈、威爾斯、伊利沙伯及屯門醫院:本月至12月已滿額
東區尤德、瑪麗及聯合醫院:本月尚有餘額,9至12月滿額
資料來源:醫院管理局
特稿
病童來港就診增醫療負擔
非本港永久居民在港出生的孩子可享居港權,令近年內地孕婦來港產子人數猛升,不但打亂婦產及新生嬰兒醫療服務,激起本地產婦挺着肚子遊行,近期也有越來越多本港出生的內地人子女,患病時返港求醫。
涉腸病毒個案
對於醫管局暫停內地孕婦預約分娩服務,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批評,事件反映即使收三、四萬元,仍無法解決問題的根源,情況只會更趨嚴重。近期有在兒科病房工作的醫生向他透露,不少病童是平日居住內地的孩子,他們是永久居民,有病便返港就醫。
醫管局難掌握這類孩子的求診數據,「佢哋有香港出世紙,多數喺香港有親人,入院登記嘅地址喺香港,好難知佢哋係唔係住喺內地,但如果醫生問開至會知」,今年初本港爆發EV-71型腸病毒,衞生署呈報機制反映不少是平日居於內地的孩子,感染後返港求醫。
郭批評,在內地孕婦問題上政府有兩大失敗之處,一是不敢處理問題核心,「呢個問題只可以喺《基本法》落手至可以解決」;其次並無協助私家醫院擴建,私院無法增加病床應付包括產科及其他的醫療服務需求。
本報記者
你的意見?
●你贊成醫院管理局暫停內地孕婦預約分娩的做法嗎?為甚麼?
●如果你是本地孕婦,你對產房出現爆滿情況有甚麼對策?
請電郵至:mailto:[email protected]
或傳真至:37112411
或發短訊至:60107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