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樹立文明新風的國都,連一向衣着隨隨便便的的士佬,也得趕上這場奧運革命,紛紛換上黃恤衫與領帶。有天我從村內截車往村外採訪,坐車時讚美司機大佬的新裝,他笑說這是農民扮師傅。
國家大賺轉播費
司機知道我的記者身份,不用我主動提問,就道出自己對奧運的想法。他說,今屆奧運絕大部份門票都給中國同胞包了,國家賺大錢。我說這樣賺不到外滙,賺同胞的錢有個屁用?他隨即反駁,還說出一套理論。
司機說,境外的觀眾都買不到奧運門票,想觀看賽事,可以怎樣?不是要看電視,看報章嗎?那國家就可以賺很多轉播權費用,而像我這樣的境外傳媒,也就可以取得更高銷量了。
外國人買不到票,不來看奧運,豈不是少了一筆旅遊收益?他又反駁我說,旅客今年來不了看奧運不打緊。他們從電視轉播上欣賞得到漂亮的場館,北京的風光,明年就會來旅遊了。所以他說,奧運期間他不會掙得比平時多,但明年,後年的暑假,一定可以掙得更多旅客的錢。我不曉得司機的理論是否成立,希望有經濟專家可以解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