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深水灣昨午出現鯊蹤,經調查後懷疑是兩條迷你狗女鯊。康文署要求防鯊網的承辦商立即檢查防鯊網,證實運作正常,故泳灘如常開放,泳客未受影響。救生員則一度廣播提醒泳客勿游出防鯊網之外。
沒有懸掛鯊魚旗
昨午4時許,深水灣有泳客向救生員報告,指在防鯊網範圍游水時目睹兩條長約八吋、外形屬小鯊魚的物體游弋;救生員駕艇在該水域和泳區附近展開找尋,未見影蹤。及後向康文署報告作出調查,懷疑泳客所看到的兩條小鯊是不具攻擊性的狗女鯊。康文署要求防鯊網承辦商檢查深水灣的防鯊網,用聲納檢查後證實防鯊網運作正常,防鯊網內也沒有大魚出沒。
現場沙灘沒有懸掛鯊魚旗,如常開放,惟泳客不多。據稱救生員一度廣播,提醒泳客勿游出防鯊網外,但廣播中沒有提及有關鯊魚的字眼。至傍晚時分,仍有小部份泳客在防鯊網內游泳,在防鯊網外則有人進行滑水活動。
康文署發言人稱,在深水灣泳區內發現的兩條小魚,懷疑是狗女鯊,該署人員曾用肉眼視察和以聲納探測,未見有大魚出沒,而防鯊網運作正常,但該署人員會保持警覺。
狗女鯊(BambooShark)在水質混沌海底生存,以蝦、蟹為食物,本港釣友常在港島南區釣到狗女鯊。牠們屬天竺鮫科,在內地被稱為條紋斑竹鯊,最長約兩呎餘,體呈褐色,主要分佈於中國、台灣、日本、東南亞和印度洋一帶。今年5月28日,有泳客在石澳泳灘防鯊網對開的石隙發現兩條長一呎餘活狗女鯊,當日石澳泳灘掛起鯊魚旗,同時港島區10個泳灘及兩個水上活動中心一度暫時封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