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有驚喜<br>多賺30% 冠絕同業

渣打有驚喜
多賺30% 冠絕同業

【本報訊】受惠於亞洲市場強勁增長所帶動,渣打集團(2888)公佈,截至6月底止中期純利17.85億美元(139.23億港元),增長30.29%,符合市場預期,暫時是今年中期業績表現最佳的銀行股,每股盈利120.4美仙,中期息25.67美仙,升11.03%。 記者:李培瑛

渣打昨在本港收市後公佈業績,股價收報224.2元,隨大市下挫1.58%。業績對辦,渣打股價昨在倫敦開市後飆升,一度升至234.2元,較港收市價上揚10元。

港稅前盈利 連續5年新高

佔渣打集團稅前盈利貢獻達25%的香港區,上半年稅前經營溢利連續第5年創新高,達6.56億美元,按年增長28%。渣打香港區淨息差2.3厘,與去年同期大致持平;不過,貸款減損及其他虧損為6500萬美元,急升3.06倍。
按地區分佈,印度業務稅前溢利增長最為強勁,飆89%至6.06億美元,佔總稅前溢利16.16%,僅次於香港。渣打集團主席戴維思表示,相信印度要取代香港成為貢獻最大的地方仍需努力,又表示對下半年亞洲區前景仍感非常樂觀。至於會否透過預託證券(IDR)形式到印度上市,渣打亞洲區行政總裁白承睿表示,集團對其他地區上市抱開放態度,惟並無即時計劃。

印度增長最勁 韓國最慢

韓國是渣打增速最慢的地區,上半年稅前溢利2.09億美元,升幅僅7%,遠遠落後於馬來西亞增57%及新加坡增55%。渣打亞洲區財務總監馮隆春指,撇除韓圜貶值因素,韓國核心業務收入增14%,溢利升13%。
渣打的中國個人銀行業務上半年虧損5000萬美元,主因建設人民幣個人銀行業務並在16個城市開設共46間分行。中國業務收入3.06億美元,增24%,經營溢利下降53%至5700萬美元。白承睿表示,若扣除一次性私募股權收益,溢利實際增50%。他續稱,未來將繼續擴充中國業務,至今年底內地網點數目將達55間。
截至6月底,所持有資產抵押債券賬面值49.61億美元,較去年底下降10%,佔集團總資產1.3%,整個組合的97%獲「A」級或以上評級,74%獲「AAA」級評級。債務抵押債券(CDO)及其他資產抵押證券(ABS)分別佔整個組合12%及39%,於損益賬反映支銷1.3億美元。摩根大通表示,渣打稅前溢利優於預期的9%,08市盈率12.2倍,股本回報率(ROE)18%,估值非常吸引,給予「增持」評級,目標價320元。

渣打集團上半年業績概況

經營收入金額(億美元):69.87 升幅:+32.8%

經營支出金額(億美元):39.00 升幅:+33.7%

減值前經營溢利金額(億美元):30.87 升幅:+31.6%

貸款減值金額(億美元):4.65 升幅:+28.8%

其他減值金額(億美元):0.26 升幅:+766.7%

稅前溢利金額(億美元):25.86 升幅:+30.6%

股東應佔溢利金額(億美元):17.85 升幅:+30.3%

每股盈利金額(億美元):120.40美仙 升幅:+19.6%

中期息金額(億美元):25.67美仙 升幅:+11.0%

伺機併購
發展策略 靠自然增長

渣打集團(2888)是少數未捲入次按及信貸危機漩渦的國際性銀行,其全球銀行市值排名亦因「人跌我升」而不斷攀升,成為繼滙豐控股(005)、蘇格蘭皇家銀行及巴克萊後的英國第4大銀行。金融市場震盪,令資本不足的歐美大行身價暴跌,渣打會否伺機「執平貨」兼升至全球市值排名十大?
集團主席戴維思接受訪問時說,對市值排名沒有目標亦無野心,渣打增長策略以自然增長為主,「當你壯大後,才有條件講併購(yougrowwellthenyoucanbuy)。」他說併購取決於時機,往往當賣方認為業務並非核心部份,或私募基金要減持投資時才會出現。
集團亦會審慎研究以符合股東增值回報,對於渣打會否青睞歐美銀行,他說「永不說永不」,但任何投資發展策略首要考慮,是與集團目前在亞洲、非洲及中東建立的業務平台優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