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股市周二顯著反彈,道指曾漲203點,導火線是國際油價近日大幅回落,加上7月份服務業指數勝預期,紓緩市場對通脹和經濟前景的憂慮。此外,全美最大消費品公司寶潔上季業績理想,以及瑞銀建議吸納美國國際集團(AIG)股份,亦利好投資氣氛。開市後兩小時(本港時間昨晚11時半),即聯儲局宣佈議息結果前約3小時,道指升203點,報11487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升36點,報2322點。
歐股結束三日跌勢,油價續挫利好汽車股,加上法興銀行及法國航空業績勝預期,英、法、德三大股市尾段升2.1%至2.7%。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公佈,美國7月份服務業指數,由48.2回升至49.5,雖然勝預期,但連續兩個月低於50榮衰線,反映服務業持續收縮。穆廸旗下Economy.com經濟師斯威特稱,消費者在經濟逆境下減少消費,增加經濟下滑風險。
美資大行雷曼兄弟據報正與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洽談,冀向後者出售按揭相關債券和債務抵押債券(CDO)等資產,亦利好金融股表現。
業績方面,寶潔公佈,由於弱美元有利海外業務,加上公司因應成本上漲而加價,第四季純利按年勁升33%,至30.2億美元(約235.56億港元),每股盈利92美仙,遠勝市場預估的78美仙;營業額則升10.4%至213億美元,亦優於預期。寶潔預測今季每股賺98美仙至1美元,遜於部份分析師的估計。
格老:銀行破產陸續來
另外,聯儲局前主席格林斯潘在《金融時報》撰文說,目前全球金融危機是百年來只會出現一兩次的罕見現象,主要源自大眾擔心金融機構可能陷入危機,而這種恐慌心理尚未完全消散。他稱,在金融危機結束前,相信有更多銀行和金融機構面臨破產,並需要由政府拯救;除非美國樓市回穩,否則金融危機難以結束。
格老同時稱,當前全球經濟問題不應歸咎於自由市場制度,大家原先預期私募基金和對冲基金這類受規管較少的機構,會在危機中損失最多,但結果受創最重的卻是那些受管制最多的金融機構。
亞太區股市連跌三日,原油及金屬價格回落拖累商品股急挫,礦業巨擘必和必拓更跌至半年低位,MSCI亞太指數於東京尾市跌0.9%至127.37,為06年9月以來最低。日本日經指數微跌0.1%,收報12914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