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好奸,非常兇險」,近日成了城中話題。
伊利諾大學經濟學教授麥克勞斯基(DeirdreN.McCloskey)前年出了一本新書,叫《資產階級的美德:商業時代的倫理》,提出的正好是相反的論證。這位原名Donald其後因變性而引起議論的著名經濟學者,不僅不認為從商會發展出「不擇手段,當人是賺錢機器」的奸詐品性,反而認為市場經濟是以美德為基礎,並能催生七項重要的美德。
是什麼美德呢?
一是審慎。營商者必須審慎計算成本、盈虧等後果,因為進行的是交易而不是搶掠。
二是節制。不僅是節省和積累,還要謙卑地傾聽客戶的需要。商人更要經常抵制種種欺騙客戶的誘惑。
三是公正。要長期經營一種有盈利的生意,必須以公正、誠實的買賣獲取利潤。
四是勇氣。敢於採取新觀念、新方式、新嘗試去進入市場,不畏懼變化。
五是愛。愛護員工、商業夥伴、顧客。若把員工當賺錢機器,把商業夥伴和顧客當儍瓜去詐騙,這樣的生意是決不長久的。
六是信念。對商業社會的信念,對所有人類美好事物的信念,相信守法的、以正當手段獲利的商業行為是可以獲利的。
七是希望。相信未來美好與進步,而不是停滯和中斷,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
這些以美德為基礎並催生美德的商業行為,當然要建基在一個法治的、機會平等的社會。如果在一個政治權力大於一切的非法治社會,這些美德都會被特權所侵蝕,商業行為就會被顛覆為掠奪、貪婪、欺騙、腐敗、不擇手段的溫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