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俠──黑夜之神》 - 高慧然

《蝙蝠俠──黑夜之神》 - 高慧然

看了兩遍《蝙蝠俠─黑夜之神》,近年,看完電影從戲院出來不後悔的機會寥寥無幾,讓人產生再看一遍慾望的電影,如好情人,可遇不可求。
這是對人性的沉重思考,究竟是性本善,抑或性本惡?或者,如孟子在《告子章句上》中所列舉的其中一種理論,人性可以善,也可以惡,視乎外力的影響。而影片似乎更傾向於相信人性中的獸性、軟弱、自私更易受恐懼影響,被激發出來。可後段兩艘渡輪上乘客與囚犯的選擇卻又成為神來之筆,讓我們看到人性更複雜更立體的一面。
這也是對一位悲劇英雄內心世界的深刻探索,他害怕被人類孤立摒棄,他害怕面對自己的弱點,他一度把拯救世界的希望放在可以見光的英雄HarveyDent身上。影片卻逼蝙蝠俠一次又一次面對無奈的抉擇:當人們不再需要黑夜英雄的時候該不該自首?當白騎士變成雙面人的時候,他該不該隱入黑夜成全他人,挽救人類崩潰的信念?他其實厭倦了自己的身份但又後退無路。死了做英雄或者活着面對自己變得醜惡都是那麼無奈,都是那麼沉重,都不由自己選擇。
全片最搶鏡的角色當然非小丑莫屬,不是因為希夫烈達死了,而是他前無古人的演繹,那細微至吞口水的動作,那分裂的眼神,斷續的語氣……無不成為經典、絕唱。我特別欣賞他手持引爆器,從醫院大樓離開時那帶着一點點跳躍似的輕佻步履,及神經質的擺手動作。他的演繹令病態罪犯帶來的癲狂、驚慄具有更強烈的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