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牙和蠶絲 - 李碧華

爛牙和蠶絲 - 李碧華

電視劇有個細節,母親年紀大了,牙齒很差,有六顆爛牙,因為子女眾多的關係。
根據醫學研究,女人「得一子,失一齒」──懷孕期間,母親體內養份為新生命灌輸,這些都可靠食療補充,但為他日骨骼牙齒「儲備」的鈣質,大量移送後,最先受影響的,是自己的牙齒。我有一位朋友,孩子已三四歲,牙齒白亮堅固,她的卻是變黃鬆脫,有時還流牙血。產後沒好好補鈣,將是長期病患。
中國人傳統習俗吃豬腳薑,除了含大量骨膠原外,鈣還因易溶於醋中,供母親吸收補身。雞蛋連殼放進薑醋,吃時才剝殼,是民間智慧。
我們感恩,因母親付出的代價和心血,生死一線。她毫無條件地把體內最好的都送給我們,不求回報。
說個蠶絲的故事:──原來養蠶人喜歡雄蠶多於雌蠶。照說雄蠶身體較小,體重輕些,吃桑不多,生長期短,為什麼牠們體質和絲量勝過雌蠶?
雌蠶吃了桑葉後,經過消化、吸收,變成有用的物質,一部份從絲腺吐出來,一部份為了孕育蠶蛾身體各器官和大量卵粒。儲存的養份經此分配,牠就被淘一空,變得虛弱疲倦。當然這是天職,但世上所有母親都如此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