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吃 - 高慧然

北京小吃 - 高慧然

很多年未去過北京了。
對上一次去北京,起碼是十年前的事了。當時在那兒住了整整一個暑假,一位在當地工作的朋友借給我一輛車,順手把他的司機也借給了我。那司機二十出頭,愛吃愛玩,帶我去吃他經常吃的食物:炒肝、爆肚、灌腸、豆汁、驢打滾、滷煮火燒、涮羊肉、炸醬麵……
和香港小食相比,北京街頭小食個性更鮮明,具強烈排他性,外地人很難對它們一試鍾情,豆汁腥臭如餿水(會被老北京罵死),炒肝濕乎乎的,驢打滾甜得要命,滷煮火燒是一大鍋雜碎:豬雜、炸豆腐,以及一種叫做饃的硬餅在一個鍋中上下翻騰,以辣椒醬、腐乳汁、韭菜花調味,但求吃飽,不求吃好。可是,去一個城巿吃街邊小食,好吃與否尚在其次,體驗城巿風情卻是主旨。
印象最深刻的是鴨仔蛋,一口大鍋架在煤餅爐上,鍋中不是尋常的水煮蛋,敲開蛋殼,可以見到裏面未成形的鴨仔,撒一點點鹽,撒一點點胡椒粉,站在街邊就可以開吃了。有人跟我說,銅鑼灣某家越南餐館也有鴨仔蛋供應,去了一次,沒找到,無功而返。
我吃過最好吃的炸醬麵是那個司機親手做的,麵是自己搓的,醬是六必居的亁黃醬,用薑葱爆鍋,倒入亁黃醬爆炒,加入花雕、鹽、砂糖,至金黃色的醬轉成深褐色,起鍋。材料不過是青瓜、芽菜、雞蛋絲,炸醬是靈魂,讓一碗平平無奇的麵活色生香。
奧運結束後,想去一趟北京,吃街邊小食,喝二鍋頭,找鴨仔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