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每4個兒童當中就有一個是貧童。政府早前公佈10項紓困措施,其中千元開學津貼最令生活在貧窮線下的兒童受惠,不過遠水不能救近火,悠長暑期貧童百無聊賴,苦無餘款報讀興趣班,生活乏味。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於2007年成立「開心假期專戶」,在長假期資助貧童參與有益身心活動,不因貧窮而剝削應有的社交及接觸外界的機會。
開心假期專戶今年撥款4萬多元,讓志願機構安排低收入、單親及綜援家庭的小學至初中學童善用暑假,包括參加興趣班、康體訓練班、功課輔導班及戶外活動等,受惠人數220人。
其中一對姊妹花倩兒(14歲)和倩瑩(9歲)一同參與活動,報讀了烹飪班、功輔班、參觀綠田園、吃自助餐和欣賞電影等,全都是初次新嘗試,感覺新鮮。
倩兒含羞地說:「我哋好少出街,又好少喺屋企整嘢食。如果冇報班,暑假可能都留喺屋企睇電視。」
希望撥款可以延續
採訪當日學做水果壽司,飯糰在倩兒和倩瑩掌心滾動,不消一分鐘就變出一個又一個不同形狀的飯糰,創意加上五彩繽紛的蜜桃、奇異果、藍莓粒,別致的水果壽司呈現眼前。雖然黏得滿手飯粒,仍樂在其中。
她們的母親簡太坦言,沒有資助肯定不會為女兒報名。
簡先生於6年前被裁員後,一直失業,一家四口靠6千多元綜援維持生計,每日用錢要精打細算,一日三餐用不超過1百元,「樣樣嘢都加價,如果冇資助,要畀成百蚊先報到名,兩個加埋就好重皮,肯定唔會畀佢哋參加。」簡太安慰地說:「佢哋𠵱家見多咗人,接觸外界多咗,比以前大膽咗。」她希望這項撥款能夠延續。
雖然弄壽司、參加戶外活動,不能變走貧窮,但你捐助的一分一毫能令更多貧童拓闊眼界,增強自信心,不因貧窮而桎梏身心發展的機會,為他們注入潛能衝出貧窮線。善長可捐款以示支持,「開心假期專戶」捐款編號:S0012。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tnext.com/donate
團體意見:應派康樂券讓貧童享設施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幹事施麗珊表示,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今年初提供的資料顯示,全港約有127萬名兒童,當中活在貧窮線下的兒童有32萬人,即平均每4人便有一名是貧童。她批評政府是次派糖措施,對貧童只是小恩小惠,「1千蚊開學津貼都未夠買書同校服,仲邊有錢參加暑期班?」
政府今年雖然開放7至9月的康樂設施讓巿民免費享用,施麗珊慨嘆聊勝於無,「游水免費係好事,不過好多康體設施都要抽籤同上網登記,佢哋未必識用電腦,甚至冇電腦用。」她指,政府在暑假等長假期未有為貧童提供全面的免費康樂活動,「今年係有啲免費活動提供,但係好個別地區同散件推行,冇一套全面政策。」她建議政府可派發康樂券或增加中籤名額,讓貧童享有較平等的參與機會。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3711246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charity.atnext.com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接收捐款戶口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渣打銀行:447-0-6670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