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大賣,有出版社說他們的新書《殯儀II》賣出五千本,第一冊已經斷市,網上訂購要等七天。這種天書竟然有市場,相信是「讀者」當做盲公竹,擺放家宅像通勝或者黃頁一樣的,有備無患,以防萬一。殯儀實用資料,比生肖運程流年預測那些讀本更能助人,早就應該推出了。像我們這些本來遠離送喪行列到忽然到了這麼的一天,自己排在靈堂最前一列聽着指示向來賓鞠躬回禮的人,位置上的覺悟,來得不早不遲。這樣的敬禮動作,以後只會增多而不會減少,這是人之常情和生物時鐘的自然解體,避諱也避不了的必然進化。
喪殯既然已經成為貼身服務,對行業多些理解,雖然未必能夠應用到自己身上,卻可增廣見聞,多元選擇,價格比較,搭通另一類型天地線,予親人朋友一路好走的方便,實屬功德。不過書未看到葬禮卻已經要辦了,這就不得不暗罵一句,本地喪殯服務人員的水平,十年一日,不但沒有持續進修,更加沒有與時並進,終身學習。殯儀人員對家屬依然故我呼呼喝喝,尤其到了蓋棺那一下,簡直像宣佈犯人處斬似的。這批天殺的傢伙為什麼不轉職去豬欄幹活呢。再培訓計劃讓喪殯從業員優先上車,培訓他們做小販管理隊專捉走鬼吧。難怪業內流傳頗多靈異故事,死者被無禮苛待,自然要終極反擊,搞鬼。